Literature Sausage (Literaturwurst) (1969)
Andrew M. Goldstein:平心而论,现在的书籍基本上是一种视觉化的媒介,因为你需要能阅读它们。但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是否主要将他的书视为一种视觉化的艺术媒介,还是说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混合物?
Sarah Suzuki: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曾与芝加哥大学分子科学家Ira Wool博士有过一段很棒的访谈,Ira Wool博士不仅是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的强力拥护者,他还是这次在MoMA的展览的名誉赞助人。在那次访谈中,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将他的作品分解成了三种类型的书籍作品:诸如《bok 8c》或《children's book》等非语言、严格视觉化的作品,诸如《Scheisse》(1965)等以文字为基础的作品,以及他自称为“混合体”的作品——也就是介于之前两种类型之间的作品。因而我认为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在自己的实践中很清楚这种形式可能会被分解并且用到许多种不同的功能中,它也许将被打上言语、视觉或两者兼有的标签。
Andrew M. Goldstein:正如“Wait,Later This Will Be Nothing”这场展览所呈现的那样,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同样也会创作限量、印刷或是批量生产的工艺美术品,这些作品和他的书一起组成了其艺术产品。批量生产的工艺美术品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的“偶像”杜尚就使这些工艺美术品成为了其作品的核心。而考虑到整个艺术领域——从博物馆到市场——为限量版和工艺美术品赋予的重要意义,那些主要创作这类型作品的艺术家肯定也涉及到了一些根本的东西。是什么使得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开始以这种方式进行创作的?
Sarah Suzuki:我认为这其中有很多情况在起作用,其中一个因素便是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对艺术市场的藐视。他的代理画廊总是换来换去,甚至从制度的层面上去质疑这个市场体系。事实上,他总是在推翻他自己的市场,然后以某种方式清理它——同一件作品,他对来自不同城市的经销商的“报价”都不一样。我认为这种去稀释艺术品几乎被神话化了的价值的尝试是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真正投入了精力的事——这出于他对市场的厌恶——这是他一生都在参与、但却没能真正完全成功的事。
对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来说,工艺美术品也是生存的一种方式,因为他能将这些作品运送到世界各处然后依靠它们过活——这对艺术家来说是一个最后的阶段,即能够依靠自己热爱的东西谋生。他没有一定要依靠画廊或经销商出售作品,这也给了他很大的自由。
Andrew M. Goldstein:你在展览中关注了引用自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某本书中的一句话——“力量等于数量”。他这是什么意思?
Sarah Suzuki:在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还年轻时,他去了一间广告公司做实习生,他在那里学到了很多创作需要的知识——印刷作品怎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如何通过丝网印刷或平版印刷来制作海报或广告。“力量等于数量”这句话来自一件与伦敦《每日镜报》(Daily Mirror)有关的作品。通过他在广告业的工作,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意识到杂志与报纸的成功标志实际上并不在于信息的传播,而在于它们的销量。他明白了媒体的力量来自于发行量、来自于数量——卖出了多少份,有多少读者买,那么就有多少人看见了付费的广告。“力量等于数量”这一理念再一次对他的工艺美术品和限量版作品产生了影响。看到它们的人越多,效果越好。
【相关阅读】
关于迪特尔·罗斯与艺术家书籍:MoMA策展人Sarah Suzuki专访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