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角恋"惹争议 艺术该如何面对历史人物?
0条评论 2009-04-28 11:22:35 来源:新民周刊 作者:西风独自凉

爱因斯坦、爱丁顿与孔子


  伟大的爱因斯坦对妻子的冷漠,表现出人性复杂的一面,至于爱丁顿,因为他的性取向,让有些人在承认他伟大的同时不免耿耿于怀。艺术应当怎么面对那些让人敬畏的巨人?


  还未开拍的影片《孔子》因情节涉及“三角恋”的传闻,遭到中国儒教网联同海内外孔氏宗亲、儒教社团、儒学研究机构等40多个组织的抵制,他们发出《公开函》,呼吁“尊重历史,宜敬畏圣人”,强调孔子的“圣人”形象不可亵渎。


  何为亵渎?得知有人说自己“若丧家之狗”,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何其豁达!“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史记·孔子世家》)、“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南子系卫灵公夫人,以美貌、风流著称)究竟该如何演绎,艺术家能否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2008年,BBC拍摄的影片《爱因斯坦与爱丁顿》,或许能给人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1905年6月30日,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否定了牛顿关于“绝对空间”的假设,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11月25日,爱因斯坦将广义相对论的手稿呈交给普鲁士科学院,并于12月2 日公开发表。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了物理学理论基础的变革,预言时空在大质量面前会发生弯曲,更是彻底颠覆了人类的宇宙观,堪称现代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如果将爱因斯坦喻为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就是卞和;《爱因斯坦与爱丁顿》忠实地记录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在1919年被爱丁顿用实验证明后,瞬间从一个平凡的教授成为蜚声世界的大科学家的过程。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