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微渺艺术构想
0条评论
2009-05-09 13:12:43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
无论艺术家/ 科学家本人如何用高深的理论来阐释他的作品,在背后支撑着他理念的,恰恰是几千年来一直在发生的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对人体比例的展现既是他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成果,后来也逐渐变成了著名的素描作品和流行的文化符号;更不用说当今的科学高倍显微镜下呈现出的五颜六色的植物种子或昆虫卵了。
在“微渺构想”中,艺术家/ 科学家一直试图向观众做一个技术层面的澄清——你从远处看到的轮廓分明的边界,走近了或者放大了以后,却是模糊不清的,而正是模糊不清的边界,才孕育了新的变革的可能性。正如阿瑞尔·路易斯·阿尔塔巴本人的身份一样,无论是科学界的人或者艺术界的人都认为他有“不务正业”之嫌,可他却认为:“科学和艺术的边界就像画上的黑白边界一样,远看很分明,近看模糊不清。谁又能说科学和艺术是势不两立的呢?艺术比科学更容易打开心门,那么为何不放下理性,用情感来理解艺术,进而理解科学?”
【编辑:张瑜】
编辑:admin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