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这届成都双年展是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展览。”昨日,第四届成都双年展策展人邹跃进和贾方舟在接受本土媒体采访时说下如此的豪言壮语,当天下午,记者探营正在新会展2号展厅布展的双年展现场,却发现曾在国内当代艺术界叱咤风云的“F4”: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方力均却集体“失语”,他们并没有一件作品入围这个“最深刻的展览”。对于双年展含金量的疑问,策展人的解释是,他们的作品风格偏离了双年展“叙事中国”的主题,因此那些反映社会热点、关注中国民生的艺术作品成了双年展的“主打歌”。
装置作品《与声512·东风》
关注热点北川报废汽车、最牛钉子户现身
昨日下午,记者赶往现场探营,1万平方米的展览现场有不少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最先布展的是那些体积巨大的装置和雕塑,而占据展览作品70%的架上绘画还没挂到墙上,只是个别提前运到的已经开箱。
一进2号馆大门就看到两辆已经扭成麻花状的报废汽车,一辆是东风卡车,一辆是底朝天被压扁的长安之星,两辆车都是去年5月12日被地震摧毁的,是川籍艺术家原弓在北川花了9万元买来的。两辆很悲壮的车前后放置,构成了装置作品《与声512·东风》。它们都被艺术家进行了改装,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差不多有50多个喇叭被安在车身上,这并不是装饰用的,展览现场会滚动播放地震后人们的呼救声、尖叫声、凌厉的救护车警笛声、响亮的汽车鸣笛声,旁边的几台电视屏幕会展示这两台车是如何千辛万苦从灾区运回来的。《与声512·东风》背后,另一个河南艺术家张建华用了一吨煤炭塑造了一个两米高的安全帽,看上去很壮观,他想通过这件作品对那些在矿难事故中离世的矿工表达自己的哀思。
此外,正在布展的装置作品还有一部分是反映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北京艺术家梁越花了三万多元在展厅搭建了一个中产阶级的样板房,30多平米的客厅现在还在施工当中,开展当天观众会在里面看到大屏幕电视、空调、饮水机、沙发、绿色盆栽,一切都很舒适安逸,井然有序,而透亮的落地窗外面则是嘈杂拥挤的城乡结合部。这件名为《后院》的作品让这两个场景就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年轻艺术家刘晓亮的装置作品《拆迁——钉子户》被摆放在一个角落里,他用生锈的铁皮、火花塞、报废的电子元件构筑了一个微观的重庆,有正在施工的摩天大楼和挖土机,曾被网民广泛关注的“最牛钉子户”成为整件作品的视觉中心。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