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朱利安·施纳贝尔的首次个展在纽约玛丽·布恩画廊(Mary Boone Gallery)举办。在过去30年的艺术生涯中,朱利安·施纳贝尔不断探索如何打破束缚艺术和创作的固定观念,并成为在世界范围内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艺术家。不仅如此,凭借其颇具天赋的独创性和大胆的才智,他的艺术世界大大超越了绘画,扩展至摄影、雕塑、设计乃至电影等领域,直至从享誉世界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捧回了最佳导演奖的殊荣。
朱利安·施纳贝尔的版画作品最吸引人的部分,便是其中绵绵不断展现出的试验精神。施纳贝尔拥有着自己的“版画工作室”,这足以看出他对版画的情有独钟。他将传统的版画技法应用到创作中,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技法的再分析,大胆地引入了多元的素材和技术,成功地开拓出了独立于以往版画作品之外的自身独特的版画世界。他将传统的版画技法和纤细复杂的手工元素完美结合在一起,现出了版画的共时性(simultaneity)和绘画作品的灵韵(aura)。这可谓是施纳贝尔的版画创作之所以能够在美术史上占得一席之地并倍受称赞的重要原因所在。
本次展览也被邀请成为798艺术节的同盟展。2007年北京、上海、香港等地举办的朱利安·施纳贝尔亚洲巡回展给亚洲艺术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这次展览会再次将那个蓬勃、灵动的艺术世界呈现给亚洲艺术爱好者。
作品介绍
摘自 Howard Rutkowski (Fortune Cookie Project, 代表)《“版画家”朱利安·施纳贝尔》
丝绒版画系列
创作于1984年的丝绒版画系列,是施纳贝尔绘画创作中的一部分,这些版画展示了一项新的技术突破,施纳贝尔将油墨版嵌入并融合到了织物中,而图像不会变形,材料的视觉效果也没有减弱。这一系列成为他的一个标志性进程。这些丝绒版画尤为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会随着观者位置的移动产生变色效果,当人们移近或斜视时颜色都会发生改变。作品制版后,每一张版画都印刷在不同颜色的丝绒上,这就产生了真正独一无二的作品。由此,印刷在棕色丝绒上的图像与白色丝绒上的图像相较便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