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插画艺术展终评结束 1/3作品有模仿痕迹
0条评论 2009-12-22 17:26:23 来源:深圳商报 

  香港插画协会会长陈启贤则毫不掩饰其对《深水夜曲》系列作品的喜爱。他认为,该系列作品构图别出心裁、天蓝色的基调给人以梦幻的感觉,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保主题。“流畅的线条体现出了技法的纯熟,画面内容不但给人以视觉上享受,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思考。”

 

  遗憾:

  模仿痕迹依然明显

 

  深圳市插画协会会长张忠阳参与了上届和本届插画艺术展的作品征集、整理工作。他认为,与两年前相比,本届展览的作品整体质量有所提高。“上届日韩风格的参展作品占到近8成。本届作品则风格多样,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很大的进步。”

 

  不过,日本评委大迫修三并不这样认为。“总体感觉很面熟,个人风格不突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有已出版作品的影子。”大迫修三是日本最负盛名的G8、GG画廊的艺术总监,著名策展人,他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日、韩风格作品依然占据多数,很多作品模仿痕迹明显。”据大迫修三介绍,日本也曾有过模仿欧美作品的阶段。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日本插画界欧美风盛行,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才渐渐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

 

  大迫修三告诉记者,电脑技术的大量运用也是作品风格不突出的重要原因。虽然作者努力尝试创新,但电脑技术的后期处理,影响了其个性的呈现。“电脑技术是把’双刃剑‘,相关软件让绘画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但同时,也很容易‘扼杀’个性,使得大量同质化的作品纷纷涌现。”大迫修三说,日本漫画、插画界曾一度受此困扰,大概在七八年前,日本业内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日本插画界已慢慢回归,大都以手绘为主,电脑运用并不频繁。

 

  趋势:

  跨界应用融入市场

 

  虽然本届展览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但商业运用作品的缺位则令所有评委担忧。据张忠阳介绍,此次参展类别分为出版物插画、品牌应用类插画、多媒体应用类插画、广告市场推广类插画和创作类插画5项,但参赛作品中大都为个人创作类,应用类作品不到总量的五分之一。评委们一致认为:插画是一门应用的艺术,如果只是停留于个人创作,并不能体现其本身应有的价值。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