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泳樵:艺术论·创作谈
0条评论 2009-12-23 14:36:0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

\

2005年4月摄于文家乡下住所

 

  ● 将平凡事物的美和自己对这种美的感受,用绘画语言揭示出来,帮助和启迪人们也能感受到这种美,这是我们画家的使命。

 

  ● 要真切地对待生活,真切地对待艺术,真切地对待观众。

 

  ● 真实才能动人,所谓真实是指情感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把生活的真实变为艺术的真实,这就是我的基本出发点。

 

  ● 只有建立起真诚博大的爱心,而不是自欺欺人的功利心,才能在浩渺的大千世界里,让万物点燃自己艺术灵感的火花,使艺术青春常驻。

 

  ● 过分在乎人们对自己作品的裁判如何,甚至去投其所好,会使你无法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从而导致你不能将自己与生俱来的优势延伸到极致。

 

  ● 艺术的表现形式没有过时之说,无论哪种流派,哪种形式语言,只要达到高水准,都是人类永远的财富。但对艺术家个人来说,如果对艺术的表现形式有所创新和发展,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 不管绘画艺术怎么发展,作为写实主义的绘画永远不可能衰落,因为写实主义绘画具有深厚的土壤和丰富的表现力。

 

  但写实主义并不等于照相主义,只照抄对象,停留在“似”的初级阶段。现在这种低俗的所谓写实绘画正流行于世,画出来的对象假大空,全无生气与血肉,甚至不如一张素材照片,完全谈不上什么绘画艺术。可笑的是,这类画还常被吹捧为所谓的“实力派”或“名家名作”,导致青年学子、大众和市场对于写实主义绘画的理解产生了普遍的误解。

 

  真正的写实绘画应该和其他风格的绘画一样,仍然需要画家有明确的表现方向、个性追求和贴切的形式语言。在这里画家只是借人物及场景,通过自己个性化的表现语言去表达他的美学主张和人生追求。所以,写实主义绘画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依然是对丰富多样的写实语言系统进行研究和发展的问题,换句话说,不是画得像不像的问题(固然这是基础),而是怎样画又画出新面貌的问题。

 

  ●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区别在于,是否发现和揭示了对象的本质。

 

  ● 意境是画家的主观心意与客观景象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画家的人生境界。

 

  ● 一幅作品的成败不在于主题的大小,更不在于画幅的大小,而在于作品传达的情感、氛围与语言形式是否能恰到好处地结合。

 

  ● 把握一张风景写生画并非易事,它不是信手抄录的结果。因为它涉及到绘画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造化与心源,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 画家眼里所要捕捉的色彩不是那些五彩缤纷、花花绿绿的颜色,更不是调色板上所有的颜料,而是那些瞬息即逝、微妙难辨的色彩。

 

  ● 好的色彩反映了画家的美学修养,一幅好的色彩画的必备条件:色彩丰富而不杂乱,单纯而不单调,鲜明而不浮躁,深沉而不板滞,两者间既对立又统一。

 

  ● 色彩的力量与色彩的鲜艳不是一回事,其力量更多地是来源于色块间通过冷暖对照、明暗变化所达成的明确的色彩关系,而不是靠一味追求鲜艳来实现的。有些脏颜色近看不鲜明,远看却鲜明起来,因为随着视野的扩大,会使人同时看到“脏颜色”周围的“环境色”。有的画近看较灰,远看反而强烈,原因也就在此。

 

  ● 小色稿——它不应该是一篇短文,而应是一篇长文章的提纲。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大画提供所需要的几个色块及其色彩关系的基础。

 

  ● 我所见到的绝大部分画家,不论老一辈还是年轻一辈,不论写实的或不写实的,在色彩上真正称得上有修养的实在难得见到。他们的色彩往往给人色薄、不确切、音准不够的感觉,就好像印刷没印好,仿佛差了个色板似的。色彩不确切就好比演奏钢琴时,声音不是从键盘上,而是从键盘缝中发出来一样。

 

  色感固然靠积累靠训练,但更多是靠先天秉赋,靠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很不好用语言去描述,教学生色彩,难就难在到精微处说也说不清楚。

 

  ● 笔触绝不只是造型的手段,它不仅可以反映画家的个性,也能体现出画家长期练就的高超技艺,而且还往往充盈着画家爆发式的情感和人生体验,是画家精神高度凝结的产物。

 

  ● 追求绘画的表现性如果不植根于深刻的观察分析,只满足于浮光掠影的观察而卖弄笔墨及色彩,必然会导致作品形象的虚假空洞,使作品显得华而不实,难以经久耐看。

 

  ● 要想用粗犷的寥寥几笔包含无穷无尽的内容,这不是一般修养的画家所能做到的。

 

  ● 路要走得快,需要先顺着别人走出的路子走,直到赶上之后,才是自己如何走出一条路来的问题。盲目清高,不屑于步人后尘,一开始就想自己去走一条路,大多数时候反而难成大业。即使这样也可能走出一段路来,但距艺术的顶峰会落下好长的距离。

 

  ● 不在于你画什么,而在于你怎么画,画什么不难,怎样画才是最难的。所以作为一个画家必须老老实实地修炼,而不要想假借思想和观念去粉饰画本身的不足。

 

  ● 一个斗方大的画要想什么都去包罗是不可能的,有人对一张画说了那么多尽善尽美的话,真是生硬编造,人为的强加。正如某些商品广告全靠包装,本来只有一分,硬是要说成十分,反而让人怀疑是真是假。一张画面哪怕有一点动人的东西也算不错了,何必要去添油加醋呢!

 

  ● 画首先是画来看的,不是画来想的。一幅画如果消解了绘画语言本身,失去了视觉上的魅力,怎么还能纳入绘画艺术之列?你尽可以把它称为观念艺术、图像艺术等等,但唯独不应把它当作绘画艺术来讨论。

 

  ● 一个自信的艺术家是不屑于故弄玄虚的,他没一点兴趣去向人证明自己有多深奥,因为他深知平易并不等于浅白,费解也并不等于深奥,而且他还相信,平易与坦诚的表达往往还需要更深的自信。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