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开全额发票很“要命”
谈及原因,萧平认为一个关键“要害”就在于江苏不能开全额发票,只能开佣金发票。也就是说,买家在江苏的拍卖会上买了1000万的字画,但只开10%-12%的佣金发票——这是相当“要命”的,没有人会愿意买1000万的东西只开回来100万的发票——而在全国任何其他城市,都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最近江苏各地,无论南京,还是无锡、苏州,艺术拍卖都不好,江苏是文化大省,但各处的拍卖会都不行。大的艺术品不能买,买了开不到发票,藏家有东西也只能往北京送,没有艺术品拍什么?买家也都跑出去了”,萧平说,就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南京是开展艺术品拍卖最早的城市之一,北京瀚海当年还曾特意到“太平洋金陵拍卖行”来取经,而今瀚海一派兴盛,“太平洋金陵拍卖行”却已人间蒸发。
记者随后联系目前唯一在南京稳定经营的十竹斋拍卖公司,其常务副总经理陈永兆告诉记者,十竹斋现在每年有两次拍卖:春拍和秋拍,每场拍卖会的总成交额大概在1千万模样,秋拍刚刚结束,也是拍了1千多万。他认为江苏做不大拍卖业很正常,因为南京不像北京能够积聚全国的资源,“拍卖公司提供的拍品有地区性,很多高尖端的东西我们没有”;另外就是地区的购买力有问题,“消化力就这样”。不过,他也谈到,不能开成交价的全额发票确实是个问题,“只能开佣金发票,买一万元的东西只能开一千元的发票”,他说,拍卖公司收的只是佣金的费用,所以只能开佣金发票,不过,这并不是最关键的要素,“关键还是在于如何把好作品征集过来”。
而一位经常跑京、沪等地拍卖会的南京藏家则认为,南京拍卖业起不来是正常的,不能好大喜功,“中国的拍卖公司太多了,现在起码有几百家,没必要一哄而起”。而且,南京很多拍卖公司的衰落与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比如有拍卖公司恶意定高价,一件拍品从起拍价喊到200万落槌,主办方却说这个价格还没到真正的底价,宣布流拍,这样就活活把市场做坏了。还曾经有拍卖公司搞虚价成交,制造所谓的拍卖“最高纪录”,这样下去,最后就失掉了公信力。而十竹斋能坚持下来,靠的就是素质,虽然“体量小”,但对买家和卖家都是负责任的。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