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斐:最有代表性的青年艺术家
0条评论 2010-04-21 13:52:41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

 \

在新一代艺术家中,曹斐较早获得了国际性关注

 

<<<曹斐个人主页

 

  “曹斐的作品,从流行文化中吸取意象并使其达到奇特而睿智的风格,从而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出当代中国城市中年轻人的情绪和社会境遇。”

  ——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年轻艺术家奖”评语

 

  曹斐在艺术上早熟。16岁自编舞台剧。1999年,正在广州美术学院就读的她拍了第一部短片《失调257》,受到关注。同年,开始参加国外的艺术展。2000年,影像作品《链》参加艾未未在上海组织的一次艺术展时,被著名的艺术收藏家乌利·希克看中并收藏。

 

  直到那时,曹斐对“当代艺术”一词仍是一无所知。“学校的教材最多说到波普,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当代艺术。”

 

  出生并成长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广州,中国南方社会的急剧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这个敏感又沉静的女孩,在很长一段时间,曹斐的创作素材都来自于她所熟悉的珠三角。

 

  2000年,曹斐从广州一本杂志上看到有关Cosplay(角色扮演)的文章,深感兴趣,找到一些Cospl ayer(角色扮演者)采访交流。不久,她拍了短片《角色》(Cosplayer),这些角色扮演者在诸如“黄金圣斗士”这些卡通扮相里无所不能,把广州荒凉的地点幻想成无限自由空间,制造想象力充沛的炫目情节。而曲终人散之后,他们身穿奇异服装回到手持《广州日报》端坐家中的父母身边,一切如故,那样的场景魔幻而怪诞,并让人心生落寞之感。

 

  “我会以旁观者的角色,看这些人和社区所反映的当代生活状况。”曹斐说。

 

  曹斐作品《谁的乌托邦?》拍摄地点是佛山的一家工厂。这部20多分钟的纪录片让她在工厂里持续拍摄了半年时间。“有点像是田野调查。”

 

  《谁的乌托邦?》里有很现实的存在,也有很虚幻的表达。流水线在运行,而工人们在此背景中翩翩起舞,“那种感觉非常戏剧化”。在工厂的空地上,从纸盒做成的故乡老井到梦境中的时光穿梭机,这些迥异的装置有着曹斐作品某些共通的气质。

 

  曹斐常提到的一个词是——超级现实主义。“这是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混合。工人在工厂里是很现实的,但他们对未来有梦想和期待,甚至是幻想。”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