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裔建筑师林璎:设计物种灭绝主题纪念碑
0条评论 2010-06-05 10:21:44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关于地球的记忆

 

  站点1:黄石公园,美国第一国家公园

  站点2:南极洲,第一国际公园

  站点3:青藏高原,通往天空的门

  站点4:非洲,最后一片大草原

  站点5:亚马逊河,世界原始森林

  站点6:大洋板块

  站点7:人造卫星链接——连接所有站点,对地球实施监控

  ……

 

  大约6年前,林璎为她“最后一座纪念碑”设计了这么一个“提纲”。

 

  “我想象的纪念碑不是单一、静止的纪念碑,而是能够立刻在许多地方、包括非现实的地方存在的纪念碑,它存在于互联网上。一个站点将充当同其他站点进行联系的纽带,检测和分享每一个物理站点的信息。”

 

  当年,林璎就设想一座能够检测星球健康的纪念碑:“从气候指示器和污染程度到动植物生存环境的丧失、濒临灭绝的物种和生命植物的状态。它们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具体地点的照片,当整个网络连接起来时,那将是整个地球的图片。”

 

  去年9月,这张地球“记忆地图”已有了几枚拼块。12天里,林璎有5个展览在全球开幕,她辗转于美国和中国,为艺术项目“什么在消逝”奔走。完成越战纪念碑以来,她从未这般忙碌过。

 

  在美国旧金山加州科学院,约19英尺长、8英尺多高的“大喇叭”矗立起来。林璎创作的这件巨型装置,外部由青铜铸造,内部排列着回收利用的红杉。整个卧式听锥体雕塑可以容纳两到三位成人,“大喇叭”的底部是块屏幕,当观者走入,可以看到一部由已灭绝物种或濒危物种的镜头剪辑而成的20分钟短片,印度洋毛里求斯岛绝踪300多年的渡渡鸟,已绝迹的哥斯达黎加金蟾蜍,濒临灭绝的帝王斑蝶、金枪鱼……整个空间里,观者还可以听到这些物种发出的环绕声响,叠加于图像的文本则描述了这些物种面临和遭遇的威胁,如全球变暖、人类捕杀等等。短片结尾,它告诉观者,这部短片播放的20分钟里,平均有一个物种在这颗星球上灭绝。林璎表示,她希望能在世界范围安装这种卧式听锥体。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