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人造“风景”——自然-不自然:人工与手工
0条评论 2010-07-12 14:28:2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海涛

生长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的中国年轻人,儿时都有这样的记忆,我们这些孩子手中的玩具,主要是手工制品,如:弹弓、皮筋、沙包、链条枪、青梅与竹马等;当时富裕的家里才有新三样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这些半自动化的家当;生在80年代到今天的孩子记忆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玩具很少有手工制品,大多为游戏机、电动玩具车、电脑等人工化玩具,而他们的家里新三样早已换上了电冰箱、电脑、汽车等人工化工具。这样短短的三十年的变化使我们离手工制品越多越远,伴随我们现实生活领域更多的是数字化、生物化的人造产品:我们穿的是人造革,吃的是转基因食品,住的是钢筋水泥,坐的是飞机、汽车,我们的衣食住行逐渐远离了自然的生存状态和方式,对手工自然的体验越来越少,自然朴素的心境也随之改变,更加难能可贵。这样的人工化生活方式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生活方式,人工化和手工技术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对艺术与现实的影响是怎样,这都与我们对“自然与不自然”的认识有着重要的联系。“自然?•不自然?”时常作为东方人做事时“对错、美丑、合适•不合适”的价值判断标准,引申出当代人如何平衡人工与手工、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物质与文化关系的困惑问题,当然艺术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一、自然•不自然相悖相生

人造“风景”,是人工自然意向的体现(这里的“风景”意指自然),对自然中的事物进行仿造、加工的过程和结果。现实城市化进程中多以仿造“风景”来补及我们对自然的渴望和实用性的物质满足。在生物学和数字通讯技术方面经历深刻变革的同时,也是人类依托自然这个载体进行人工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依此逐渐改变人与自然的本质和生存方式:即超自然的历史现象。这些“不自然”的历史现象必然与高科技技术有关,如:整形外科、电脑感应和基因工程。科学新技术在改造人类的肉体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观念,人造生命技术、机械自动技术、生化技术、数字信息化技术以及物理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形成了超自然的概念。人们与普通的人工流产、人工受精、安乐死申请、转基因、克隆、变性怀孕、选择自杀权利等非自然生命的限制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做为生物体、自然人的生命模式正在被进化的未来人造物系统所取代。

未来新的科学技术与道德规范、环境问题成为未来人类面临的焦点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使人们感兴趣和困惑。生物工程和计算机科技的进步引发的“不自然”现象随之改变着人类的行为与观念。它是一种重组自然、仿造自然的人工现象。弗洛依德自然的“心理人”模式正在逐渐被新的模式所取代。虚拟人工化、遗传重组的潜势正在迅速推进,人类超越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说,进入人工改造的大胆领域。自然与不自然思想矛盾正向我们这个时代发起挑战,这个时代即将成为旧人类尾端和未来开始的交界的时期。

我们生存在一个新的电子时代,从前遥远的自然时间概念如今已被缩短。例如:收索引擎、网络视频会议、遥感性行为(裸聊等)、电视现场直播、电子战争,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落,资讯也越来越没有一个缓冲的时间。世界具有时间结构的同时性,从而加速了社会交替的过程。电子空间与网络世界,更进一步重新构造我们的不自然的时空观,而这些都越来越远离人们的原始自然的生存状态。

超自然思维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爆发性的新技术顺应了人们非理性的变态心理的解放。随着现代工业化假造、宗教信仰的缺失,一个非理性的观点更适合当今这个摆脱乌托邦信仰的不确定世界。人工化仿真,网络虚拟,转基因混杂等不自然的人类,外表上看上去完美,内心却是神经质地病态异化,天性淡化,很难自我驾驭。“真实”世界的许多东西事实上已经变成了非自然的假造。伴随着人造物和复杂的假造物诱使人们被迫接受这样的世界,“真实”的概念逐渐消失,以往的自然论被淡化,自然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的疯狂的向往。

科学是个双刃剑,人的思想也是一个复杂的载体,人都有相悖的心理诉求。即对人工化、技术化不自然心理的反弹,则向往对于自然原动力、情感、生命思考、时间观、物化、自然心境这些永恒话题的憧憬,也是对当下经济消费时代异化人的一种精神补济。在这个欲望与压力并存的年代,历史深度越来越平面化,欲望与现实的矛盾并存,信仰、信誉的缺失与不确定,都滋生了浮躁与精神的茫然:心慌、紧张、恐惧、抑郁、易烦易躁、工作效率下降,心理疾病越来越普遍,自然静心亦成为新的心灵需求,犹如我们城市人们对田园的渴求,休闲、旅游、瑜珈、心理医疗必会成为精神需求。“超自然”就是在不自然的同时,更要依托“自然”这个裁体,这样才能使人类未来长久的良性的发展。

“自然•不自然”这里有几层含义:1、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对“自然”的融入,如《易经》从而看出“自然•不自然”成为审视人生价值的一个标准。2、在当下现实人工化生存方式对自然界的影响,使世界变得越来越不自然。这次当代艺术展中邀请的艺术家主要以人工化数字技艺表现对人造现象的心理影响。我们现实再次提示,平衡相悖相生的两种关系成为迫切的需求,使科学与人文、物质与文化、传统与现代、手工与人工、自然与不自然双韧相生,和谐而平衡。

编辑:张辉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