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人造“风景”——自然-不自然:人工与手工
0条评论 2010-07-12 14:28:2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海涛

二、人工与手工现象的关系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人工化改造的过程中,在三个领域的争议最大,也触及到人类目前和未来的生存价值观和伦理观趋向,这三个领域是:物理科学领域的时光机器;数字技术领域的虚拟人的实验(利用真实人体标本进行切片扫描,再用计算机合成三维虚拟人,可用于手术平台模拟、处理危险的物理生化反应实验)和生物科学领域的克隆人技术的实验。这三个领域目前后面两个项目接近实现的边缘,这几个领域的实现对于人类的积极作用大家都熟悉,然而也将引发人类多方面的争议:人工时光机器进入者,可能会对历史和未来进行干预,引发逻辑和伦理关系混乱,因此国际学术界提出平行宇宙理论来解决这种恐慌;克隆人的出现也可能引发伦理危机,目前各国将治疗性器官克隆与克隆人分开,禁止克隆人。人工化的快餐、扁平、假造和模式化需要手工的、边缘的、朴素的思想来平衡,有时必须用自然引导科学和哲学的总源。人工化、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使人们越来越远离自然,未来城市也开始了山水文化的规划,平衡自然的心理回归。

 

举例人工化生物克隆技术引发了对传统伦理(顺应自然)判断标准的不确定,这时就要以手工、宗教、人文、情感的思想来平衡唯科技主义的发展。生物时代目前最受争议和高端的人工技术就是克隆人。克隆技术以无性复制生命为突破口,改变了人类自然遗传生产和伦理关系。

 

西方:

1952年西方利用克隆技术克隆出蝌蚪

1997年英国克隆出克隆羊

1996年美国克隆出克隆猴

 

中国:

20世纪60-70年克隆出鲫鱼后又克隆出羊、牛、鼠

2002年克隆牛成功产下后代

2001年中国在鼠背上克隆出人耳

克隆终极目标是克隆人和人体器官

 

这样双韧剑技术在人体生物器官治疗方面及拯救灭绝动物方面必然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克隆出的人与母体不是自然的关系,克隆人对增加人口压力,对伦理道德产生重大冲击,因此目前各国将治疗性器官克隆与克隆人分开,签署《禁止生殖性克隆公约》禁止克隆人。

 

另外的例子:人们日常的审美时常以自然•不自然作为标准。目前国内外人工整形和变性成为时尚,人在人工整形后似乎变得越来越美丽,然而目前人工整形手术几大项目如骨骼结构整形、吸脂、隆胸、拉皮、打肉毒杆菌瘦身都会出现表情不自然、衰老快、僵化和心理恐惧症,改变了人们自然•不自然、健不健康的朴素心理。由此看出随着科学的高度发展人工化是一个双韧剑技术,造福与滥用的相悖关系也越来越多,这时控制发展方向,把握技术尺度、长远造服人类才是人工化技术发展的原则。
 

 

手工:是以人原始的手工制作出的(产品)物品,这样的物品更多的融入生产者的体验,感情,经历(经验),因为它的制作过程直接与物品接触并产生共鸣,因此也可用此技术作为心境和意志的修为方式,中国古代就有俗语:“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说法。现在手工产品更多的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在人工产品强势冲击下的稀有物品,有些工艺已经失传了,更多的存在于边远原始的地方或成为一种时尚物品呈现,因此急需要国家介入、保护和发展。

 

人工化,在当代现实科学技术工业化进程中越来越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人工物品更多的是通过或借助科学观念和技术来制造或改造出人工自然或虚拟、非原始的人造物品,生产出的物品可有原像也可无原像。如:物理科技领域的人造自然、人工山水、人工雪场;数字领域虚拟实境和虚拟人;生化科技领域的克隆人、转基因生物;机械数字领域:人工生命、机器人、人工仿真、自动化装置。

 

人工化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可以说人工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人工化也带来了近现代历史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手工和人工、科技与哲学的发展也是未来人类最重要的两个话题。人类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先进生产力不断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从而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世界范围内人类经历了几次重大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变革,都是建立在人工化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

 

然而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人工化越来越占有主导位置,手工与人工化的冲突越演越烈,人工化带来的工业效益使很多手工作坊面临消失或淘汰,这样也带来了现代人对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人文与科学、自然与不自然比例关系的大讨论,从而也引申出了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关系的讨论。现在的手工制作物品,更多的成为机械复制物品的补已,由于朴素原始、稀有而可能成为一种时尚,也是当下人寻找心灵回归的替代品,人工化与手工化关系也应该成为一种补已关系。

 

人工与手工的讨论中,人工更多的是对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甚至仿造的过程,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过程与传统顺应自然的精神和伦理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到当代人们教科书中就有了这样一个观念:生产力即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近现代的“人定胜天”论调也使我们迷失了自己,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过程越演越烈,也从而改变了人的自然心态,世界的生态,从而使我们的环境、精神心理产生危机,这也会让我们讨论一个终极问题:我们越对世界认识,越使我们心理不安静,人的精神也越来越浮燥,环境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对于自然朴素的心理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心理调节这也成为两者自动调节比例关系的唯一要素。

编辑:张辉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