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昕:收藏的是一段文化史
0条评论 2010-08-25 15:34:58 来源:当代艺术 作者:佚名

\

泰康空间负责人唐昕

 

收藏的是一段文化史——访泰康空间负责人唐昕

 

记者:当我们全力扶植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或者期待更新锐的艺术展览出现时,更广大的公众可能并不接受的时候,作为艺术展览的策划方,心中会有一种遗憾吗?

 

唐昕: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没有什么遗憾。实验性特别强的作品创作、展示之类的活动,实际上目标人群是业内人士,不是大众。就像其他学科的实验,在实验阶段不会直接在社会上使用,它需要有学科内部的一些探索、探讨,还有实验的过程。大众接触艺术或者接受艺术,是对自己有一种满足,这种满足会让他觉得艺术跟他有关系。这种满足感的产生是要跟他对艺术的看法、认识或者某一些方面能够有交织的情况下,才能有一种感受。在国内,对于艺术的认识还是初级阶段。因此目前来说,这两个层面的事情是没有可能在一个空间内发生碰撞的。

 

记者:如果说一个机构有一种工作目标,然后就会有相配合的工作计划,那么泰康空间有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目标?进而有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计划?   

 

唐昕:我们的工作目标其实特别一致,也特别实际。具体分两块:一块是给泰康人寿做艺术品收藏;另外就是有关收藏的研究。我们的展览项目都是为收藏而做的。研究上分两块:一个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和过往的事情继续研究;另外一个就是对未来的艺术有一种认知,未来艺术品的艺术走向。这些过程是我们现在展览的两个方向:一个是成型的艺术家,一个是具有未来性的年轻人。

 

记者:在最近的这一两年,另外一家金融企业也介入到了艺术领域里边,就是民生银行。今年也刚刚在上海轰轰烈烈了做了民生三十年的一个大型的开馆大展,同样作为金融企业,我们能看到泰康人寿所支持的泰康空间所做的十多年来的艺术工作,似乎与民生银行目前所做的活动有一些出发点和本质上的不同,您作为其中的一个当事方怎么来分析两方面的不同?

 

唐昕:康泰空间从成立到现在,是把这个事情作为一个长期的项目去做。有长期规划,这会指导我们具体的项目设立,或者是发展的大方向。像民生的加入,其实也很好。艺术在社会化的过程当中是非常需要社会资本或者是社会力量的介入来推动,这样会带来很多正面的或者是负面的影响。艺术本身是不能推动的。社会资源或者社会力量的介入,很多目标、目的都是短期的,这种短期的行为,会有很多人付出代价,也会给艺术的发生、发展或者是艺术品质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我觉得是需要警惕的。泰康空间的目标是长期的,整个部门隶属于泰康的公益事业,在日常项目设计和研究方向的设定上,都有很多的公益色彩。从开始到现在,艺术已经变成了泰康企业传统的一部分,跟着泰康一直往前走。对于收藏没有过多的宣传或者是炒作,这是我们泰康一直坚持的一点。收藏品也不会以我们的名义拿到市场上流通、销售、炒作。

编辑:李璞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