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科技相悖论——异数39°当代艺术展
0条评论 2010-10-08 19:31:1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海涛

\

毕横作品 《解放》正面  装置

 

我们生活在人造科技空前发展的时期,人们对生活的物质需求越来越高。回首西方大国崛起的几个因素中,除了经济市场化、体制制度、素质教育之外与殖民侵略、科技人工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关系,这样的革命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文化,然而也带来了利润垄断、利益民主、伦理关系、世界格局的不平衡,生态环境、传染疾病的危机也越来越严重。但是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也不可能刹车,那样就意味着挨打、动荡和受到种族歧视,同时失去便捷生活所带来的欲望。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对世界的认知不用质疑,本文暂且不做介绍,然而技术带来的伦理和环境的失衡,冲击着人们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积极与消极的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越来越模糊化,科技与自然的暧昧也成为新的问题。当代人对活着的意义也在不断讨论中,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为了出名,借用数字科技传播的速度,一夜臭名,以“耻”为荣,传统道德受到极大冲击,真理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着,老一辈的真理成了新新人类的笑柄,时常让人们摸不着头脑而失去判断的能力,精神危机中寻求人生价值的支点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因此判断在每个时代存在,每个时代判断的针对性也不同,不断透过变化的现象看本质,从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利益出发,包容得寻求有限度的自由和民主平衡。我们心目中“人定胜天”论点出现了质疑,生化变异中“基因与克隆”对伦理道德产生了争议;数字信息媒体中暴力、情色的商业化出现了问题;科学对宗教信仰的也出现了冲击,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加剧,科技与教育、伦理、科学、媒体、宗教、艺术、战争、政治、生态的关系也都在改变。科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使自然和非自然的抗争越演越烈,人的精神和生理都出现了异化,精神疾病和不明流行病开始频繁出现,作为跨国界的我们这些现象都会带来空虚、躁动和生理的亚健康状态。

 

超自然思维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爆发性的新技术顺应了人们非理性的变态心理的解放。随着现代工业化假造,一个非理性的观点似乎适应了当今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人工化仿真,网络虚拟,转基因混杂等不自然的人类,外表上看上去完美,内心却是神经质地异化,天性淡化,很难自我驾驭。新新人类的真诚情感越来越被数字虚拟的网络人工情感所代替, “真实”世界的许多东西事实上已经变成了非自然的假造,历史和现实的记录由于数字化变异而真假难辨:华南虎案就是典型的不靠谱案例。伴随着人造物和复杂的假造物诱使人们被迫接受这样的世界,“真实”的概念逐渐消失,以往的自然论被淡化,自然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的向往。

 

以数字、生化变异介入自然达到多产、多销的人类需求,工业化、商品化对自然的冲击是未来超自然的征兆,人工激素、转基因食品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被异化,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得了不知名字的怪病,这是我们难以预料的,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回归更加迫切,他们被城市化冲击后又迫切把自然搬入城市,于是出现了空中花园等人工自然物,产生了人造仿真自然的现象,我们生活中的假山石、假植物、动物、假园林成为了城市的人造“风景”,然而它们的人工材质永远无法代替自然,只是一种装饰,没有花香、没有氧气、没有生命、没有质感……

 

人类历史上由微生物自然感染造成了无数次灾难,鼠疫、天花等传统感染大面积冲击之后;现代战争(如二战期间)利用生物物性伤害人类自己;80年代美国发现艾滋病例之后,新型的不明案例如非典、禽流感、H1N1流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全球化交叉和不可预知性现代生物感染的新特点。生物领域已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描述生物阶段、实验生物阶段和创造生物阶段,生物工程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生理和心理上带来了很大的恐慌,生物科技也是继物理领域研究之后最大的领域。

编辑:李璞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