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于12月1日开槌的北京保利5周年秋季拍卖会古代书画夜场中,北京保利将首次推出“清代宫廷典藏中国古代书画”专题。该专题汇集60余件清宫珍藏古代书画作品,上起宋元,下迄明清,名家巨匠之作数量众多,不仅在数量上创造宫廷绘画拍卖史之最,更无疑在质量上成为整个秋拍的重中之重。部分付拍作品曾在保利艺术博物馆9月举办的“宋元明清(二)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中展出,引发社会各界极大关注,观者如潮,此次上拍,定会引发古代书画市场的新一轮热潮。
此次“清宫典藏”专题的最大亮点是著录于《石渠宝笈》诸编的12件精品力作。在历届拍卖会中,如此众多《石渠宝笈》诸编著录的书画作品汇聚一堂可谓史无前例,众美荟萃,煌煌大观,更映衬出该专题的皇家气象。
佚名(宋) 汉宫秋图 设色绢本 手卷
南宋宫廷画家笔下的《汉宫秋图》卷,深得赵令穰、刘松年画法三昧。整卷殿宇回廊,湖石苑囿,竹树纷披,池桥河汀相间,其间人物聚散动息,顾盼有态,意境古雅,其典雅工丽的风格,蕴藉沉稳的笔法,乃典型的南宋院体风格,是宫廷画家笔下的上乘之作。该卷原藏清宫御书房,前有乾隆在仿澄心堂纸上亲笔题写的引首“萧景澄华”四字,前隔水还有御题诗,足见乾隆皇帝对此卷之看重。该卷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御题诗则分别著录于《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和《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此卷流出清宫后为沪上小校经阁主人刘晦之(1879-1962)所藏。刘氏所藏文物堪称海内一流,著名历史学家容庚先生尝言“庐江刘体智先生收藏经籍书画金石之富,海内瞩望久矣”。
张达善(清)跋出师颂 水墨纸本 手卷 1773年作
宋末元初张达善的《索靖出师颂后跋》一卷乃法书中之佳作,张达善存世墨迹,仅此一件,可称孤品。此跋与《出师颂》原为连璧,是已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索靖《出师颂》卷后面的跋文,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1922年十一月初九日,溥仪将此卷赏赐溥杰,携出宫外,后被割裂为两段。如将两卷作对接,前后半印完整如初,严丝合缝,毫发无损。物之分合聚散常有定数,期盼两卷能够早日珠还合浦。
王蒙 幽壑听泉图轴 水墨纸本 立轴 1341年作
元代王蒙的《幽壑听泉图》轴是此次拍卖中元代文人画的又一亮点。画作上御题诗著录于《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原藏于圆明园淳化轩,据学者考证该作乃《石渠宝笈》续编存目,英法联军侵华时,画作受损,画作下部由李吉寿于同治壬申(1872年)补笔。
明代宫廷画家吕纪的《芦雁图》卷,素笺本,著色画。卷高一尺四分,长二丈七尺三寸。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被列为上等成一。
文徵明《吴山秋霁》卷是文徵明1520年五十一岁时专为陈淳而画,乃文徵明的精心力作。卷尾有其弟子陈淳篆书两行“文待诏吴山秋霁图,浩歌亭藏。”浩歌亭是陈淳的居所的代称。卷后有文徵明1524年五十五岁时隶书《杜甫“秋兴”八首》,卷尾有彭年1550年小楷题跋,时文徵明已八十一岁高龄,陈淳也已逝世六年。该跋是为陈淳之子陈栝而题。后入收藏家项元汴之手,卷中有其鉴藏印多方,入清该卷入藏乾隆内府,鉴藏印记五玺全,并有嘉庆鉴藏印记,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该作故宫博物院杨新先生有专文详细论及。
编辑: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