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拍:瓷器杂项的稀缺性市场反应
0条评论 2014-12-19 13:39:24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王歌

\

导言:临近岁末,随着北京几家主要拍卖行保利匡时等相继收槌,密集推出的2014年拍卖终告一段落。调整世道并不意味着全面的回落,市场依旧有亮点出现,也不乏人气和买气。此时认真梳理全年市场走势,在总成交额下降的同时寻找有潜力板块,发现个别品类蕴含的市场信号已经成为必做的功课。敏锐的收藏家会发现,不同的板块的表现和波动千差万别,除了书画大项之外,瓷杂板块呈现较好走势,其中不乏创造佳绩者,古董似乎成为波动相对最小的板块。而观察具体拍品,我们会发现在常见标的和“稀缺”作品之间,形成一个价格分化的趋势,构成了瓷器杂项板块的市场反馈。

古董瓷杂——投资资本干预较少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瓷杂板块的规模一直紧随中国书画稳踞重要地位。在港台及欧美通常将中国瓷器杂项统称为古董或古代器物,其在艺术品市场份额也非同小可。2014年春上,在总体大势下调的情况下,古董瓷杂板块成交占比有一定提升。雅昌艺术网市场监测中心春拍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春拍,瓷杂板块略有起色,整体表现平稳。本季28.45%的市场占有率比去年同期小幅提升0.66%;今春上拍量、成交量分别同比上涨37.32%和14.66%。今年春拍高价拍品所占比重提升。在中国艺术品TOP100榜单中,瓷杂板块夺得了34席,占13.44%的市场份额,优于去年同期(去年春拍为25件,10.22%的份额)。”

香港拍卖的几组数据能够说明问题:香港苏富比2014秋拍,总成交29.4亿港元,环比春拍的总成交额34.2亿港元,缩水4.8亿元,其中古董部分斩获9亿多港元。11月26日落幕的香港佳士得秋拍,官方统计其今年秋拍总成交额近30亿港元,与春拍基本持平。其中中国古董逾7.16亿港元,超过春拍中国古董总成交5.5亿港元的成绩。人们清晰记得去年秋季,香港佳士得总成交额达38.2亿港元,在超本季8亿港元的情况下,中国古董5.28亿港元却逊色不少。

虽然拍卖数据显示出古董板块呈现颓势稳定、逆势走强的迹象,然而明眼人很快就发现,少量天价拍品中流砥柱,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如若缺少这样的天价成交,古董板块也会像众多板块一样随波逐流,逐阶下行。苏富比今春拍出的鸡缸杯获2.8亿港元成交、定窑大碗亦以过亿港元成交。香港佳士得秋季古董的逆市上涨完全归功于永乐唐卡3.48亿港元成交。古董和当代艺术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由于时间久远的关系,这一板块不为人所熟知更难谈及欣赏,因而形成了门槛。加上,真伪问题一直难以完美解决,也阻挡了很大一部分人进入。然而正因为如此,古董版块中资本的运作成分较小,一定是有欣赏能力的人才会去收藏,同时这样的藏家介入往往比较深。他们洞悉收藏品市场的规律,而不存在投机心理,当艺术市场处于激烈波动之时,被震走的往往是市场的“投机客“。所以总体而言,相较当代艺术或当代水墨板块,古董部分既没有疯狂的热度,也没有价格跳水的隐忧,在逆市中,其市场稳定性尤为凸显。

显然明星拍品难掩市场萎靡走势,2014的秋天,不仅没有挽回整体颓势,反而演绎再度下行趋势。艺术品经纪人梁晓新认为:“这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受国内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局势变化与持续低迷不振的大经济环境所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体系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期,此时,‘钱荒’的效果也立杆见景的反映在艺术市场上。这亦表明国内的收藏与拍卖市场尚未完全成熟。基于好奇与期望短期投资获利的买方市场,从根本上一直没有认识到艺术品内在的真正价值,因此一旦面临经济变故,便‘人去楼空’。”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