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现梁楷惟一“折芦描”真迹?
0条评论
2010-11-19 09:13:12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顾维华
民间收藏的《补衲图》应当是大陆仅见的以“折芦描”方法创作的梁楷写意画
傅申:
不怀疑是那一时代作品
李福顺在发言时即提出“欢迎争议”,果不其然,在提问阶段,不少专家都将问题密集地抛向了这幅画作。
江苏国画院一级美术师、鉴定专家萧平认为,从这幅画来看,勉强可以看作南宋的工匠画,因为人物形象构图仍有问题,如胡须混乱,双手亦不精彩,与此次在上博展出的《李白行吟图》等公认的梁楷写意真迹并不相同,而折芦为笔的说法似也可商榷,因为此次展出的《二祖调心图》也是类似的笔法,“作画的工具可能用的是大的秃毛笔,秃到一定程度也会产生出类似效果。”
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傅申在了解了上海博物馆对这一画作纸质的鉴定方法后说:“我认为目前科学对中国书画纸质的分析还帮不上多少忙,比如考古上用碳14,但年代前后相差可达两三百年,而中国书画的年代鉴定有时只相差几十年而已。我不怀疑是那一时代的作品,比如,也可能是石恪风格的作品,但不太可能是梁楷之作。”
另一位专家则认为,即使这一画作的纸是宋代,也不能说明就是梁楷画作,因为宋代以后的画家完全可以用到宋纸。
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认为,对纸质的检测目前已达到一定水平,比如首都师大的热度测定法就颇有效果。他认为这一作品属于梁楷画风的作品。
李福顺在其后接受早报记者访谈时依然坚持认为这幅画是梁楷所作,“一方面是要看原作,另一方面,此画用的不是传统的毛笔,而是折芦为笔,尤其是高僧头部处理的形式与梁楷其他作品相近。”
【编辑:李云霞】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