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称“不会分辨照片好坏”的费大为,以其专业的策展工作,摆脱了连州摄影年展简陋、粗糙的展览形象,他的积极地介入,使今年的连州摄影年展有了极为浓郁的“费大为色彩”。他将美术馆的工作经验带到连州,首先对三大展馆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墙壁刷得更白,果品厂的地板也进行了更换,三大展馆有了统一的导引系统和整体形象。
今年至为关键的是连州摄影年展在布展技术上得到了全面更新,往年最为混乱的粮仓B展厅在今年变化巨大,合理的作品布局带来了非常愉悦的观展体验。粮仓B展厅原本是一个一贯不太被重视的展厅,图片编辑出身的段煜婷以往都是将这个展厅交给了一些新闻机构的摄影部门,这些没有策展经验的摄记们,为了追求眼球效应,将照片无限放大,作品标签上的文字,也是平淡如新闻通稿,将这个展厅称之为连州摄影年展上最差的一个展厅,丝毫不过分。
费大为的工作从这个看似最棘手的问题入手,他首先就拒绝了这些新闻性太强的专题摄影作品,在他看来,摄影的语言比主题更重要,照片的好坏不应取决于拍摄对象,他要打破这种在摄影界流行的“对象决定论”。
今年获得年度艺术家大奖的塔可,他的作品《诗山河考》就是出现在这个展厅,他用摄影的方式来寻访两千五百多年前《诗经》中出现的这些山川、河流、残垣、古道,画面严整、静穆。对比去年拍摄垃圾堆的艺术家王久良相比,塔可的作品构图、画面质素上面的表现更为突出。1984年出生的塔可获得连州摄影年展的肯定,被认为是连州在着力肯定和推动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上再迈出了一步,除了塔可的“被发现”,青年摄影师游莉、张君钢&李洁也同获年度艺术家的荣誉。“主题”在他们的拍摄中并不重要,观看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他们更为关心的问题。
“这是一群没有被专业污染的年轻人,是目前中国摄影保存的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野生状态”,段煜婷认为,寻找在纪实摄影和“大批伪观念摄影”之间的“中间层面”,对中国尤为必要。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