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画家张小涛:中国现在不要美的东西只需要痛
0条评论
2011-01-06 16:28:35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王娅蕾
记者:“迷雾”做了多久?
张小涛:动画部分做了快两年,像佛教徒修炼一样。
记者:这个展览和你以前的微观角度不同,很宏大。
张小涛:这是一个谱系,把之前的点都连起来了。可能是直觉,有些东西一直在里面,开始看不见,但是越来越大,越来越丰厚。我研究藏传佛教、《帝国》、人类与命运。之前做了一些路标的工作,也是受徐冰的影响。对问题的深入研究需要持久的工作,短时间看不出来。我们做的这些有一个艺术史的背景。上一代,王广义、张晓刚、舒群,面对宏大的改革开放问题和国家的意识形态背景,他们的视角非常准确;到方力均的新生代美学,强调个人的识别,属于日常叙事;而我们的微观和片段角度很小,把碎片编码,串成一个体系。
记者:“迷雾”动画电影有特别明确的想表达的主题吗?
张小涛:没有,里面的线索比较多,没有清晰的路标,有一两个通道关着。在展览现场连我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这部片子。
记者:满意吗?
张小涛:70% 满意吧,还要修改,准备参加一些电影节。电影是一个工程,团队非常庞大。在新媒体的语言里面做研究是不够的,语言实践往往把一座房子拆成砖、拆成沙,但是拆掉以后干嘛?还是要建构某些东西。我更关心里面的结构,关心语法,关心里面的融合,不关心文体。我内心还是古典主义者。动画是绘画边界的延伸,通过媒介获得自由和开放的空间。
编辑:李璞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