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中国艺术品的定价权应该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吕益民说,与油画定价权掌握在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艺术品,比如国画、书法等定价权应由中国自己来定。
吕益民表示,如何发现有价值的作品和艺术家是一个过程,任何一个市场都可能存在估值过高,或是估值过低的情况,关键是要寻找价值的洼地,从而去获取回报。从目前国投信托的艺术品信托计划来看,都给投资者带来了不错的回报,但是,任何投资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国投信托并不会去宣传或是承诺这种回报以误导投资者。
目前艺术品信托计划在国投信托产品中所占比例还比较小,没有成为国投信托主要的盈利点,吕益民表示,国投信托未来也不会把艺术品作为信托业务的主战场,只是通过金融手段实现艺术品资产的流动性,为藏家、艺术家和投资人构建一个可以融通的平台、渠道,以后还会不断创新,开发新的产品,甚至是挖掘新的投资领域,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艺术品金融化的瓶颈
吕益民最近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艺术品纳入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尽管中国拍卖市场已经活跃了20多年,但由于国家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艺术品如何定价、记账、登记等没有做出相关的规定,从而没有给艺术品一个资产的名分,所以既不能抵押融资,也不能投保,艺术品资产的身份不能得到确认。
吕益民说,艺术品像其他资产一样,也是国家财富的一种象征,如果承认艺术品属于国家的一种财富,那么为什么不把它列入资产的行列呢?
当然,艺术品作为一项资产,目前最大的障碍是如何估值和鉴定。由于没有一个公认权威机构对艺术品的真假进行鉴别,使当前的艺术品市场真假难辨。吕益民表示,西方国家同样存在这些问题。艺术品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但是只要承认艺术品是一种资产,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健全,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吕益民还表示,包括艺术品鉴定、估值、财产登记,以及以理财为目的的金融机构投资者在艺术品买卖过程中的税收规定等,都需要进一步规范。比如,国外几乎每一件艺术品都会有自己的故事,什么人在什么时间拥有过这件艺术品等,都有登记,而我国由于财产登记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实现不了。
他说,艺术品金融化仅仅是一个尝试,以后能不能形成一种趋势,能走多远多快,还不能确定,因为这要取决于国家法律环境和政策的支持,而目前,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的。
“所以,我们希望国家在这方面有一些比较明确的法律法规来指引,能够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吕益民说:“我们就像小的幼苗一样,刚刚开始破土长出来,无论是对艺术市场还是对金融市场来说,都是新鲜的东西,还需要大家更多地去呵护。”
编辑: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