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开美术馆:不仅仅是公益事业
0条评论 2011-01-25 11:22:46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作者:陈伟

5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万人炼钢厂—上钢十厂的一间厂房,现在,它是“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展厅。

 

长方形的展厅被粉刷得雪白,唯一的装饰只有屋顶上几排整齐的射灯。这些灯被设计成每5秒钟明灭一次,营造出“脱离现实的味道”。旁边的展厅则像一次搬家之后的结果:空地上还留着家具摆放的痕迹,墙角的电插座微微泛着陈旧的黄色,一幅横幅没有钉好,半边垂搭下来。

 

这是“布鲁塞尔身体语言”展览中的两件:所有陈旧的痕迹都是在新粉刷的白色石灰墙上绘制出来—电插座也是。

 

4000平方米的民生现代美术馆由民生银行全资筹建,但独立运营。所有资金来源于该行专门的“公益基金”。2008年,民生银行董事会决定从每年的税前利润中拨出0.8%至1.2%作为专门的企业公益基金。到目前为止,这一基金总额约为2亿元。除了投向炎黄艺术馆和民生现代美术馆这样的艺术领域,也会用来建立公益小学这样的项目。

 

就在那年,民生筹建了这家现代美术馆,2010年4月正式开幕,总共投入了约3000万资金。在此3个月前,民生银行发布了两年期艺术品基金—2号基金。据称,这项理财业务产生的获利也可为美术馆运营提供资金支持。

 

开幕展名为“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集中了80余位艺术家的近百件作品, 全部展品总估价约超过一亿元。其中包括靳尚谊的《青年女歌手》、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王广义的《黑色系列》、刘小东的《三峡大移民》等。

 

“这些艺术家和作品都是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这次开幕展在当时国内艺术圈里也是一件轰动的事情。”于晓芹说。她是民生现代美术馆媒体主管。

 

美术馆总共只有10名工作人员,其中半数由民生银行品牌管理部派驻,其他单独招聘。于晓芹属于后者。每到布展,身兼多职的于晓芹就会变得非常忙碌。从开幕大展,到最近的国内青年美术家秦琦、张恩利画作展览,她通常都得忙几个通宵。

 

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向外界宣传这座坐落于淮海路红坊艺术区的两层建筑和其中的艺术品展览。她可以流利地报出许多艺术家的代表作和其中所传达的概念,不过民生银行能从中获得什么,却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会获得一些业内的名声吧。”于晓芹说,更大的意义则在于美术馆周围聚集了一批不错的艺术家群体。

 

民生银行需要这个不错的艺术家群体。

 

在介入炎黄艺术馆项目前,亦即2007年7月,民生银行发行了针对私人银行和高端客户的艺术品投资1号基金,这项投资产品主要用于投资国内现代艺术品,包括绘画和雕塑等,少量投资境外现代艺术品。这项理财产品在封闭投资了两年之后,获得25%的收益率。

 

“民生银行四年前是以少量的资本投石问路,介入艺术领域,捐助一些艺术项目和一些艺术机构。” 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何炬星说。

 

在这先后两期艺术品投资基金运作中,炎黄艺术馆都是艺术品保管机构。民生美术馆是这家银行在艺术行业中的再一次尝试。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