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比-福尔纳斯:让事情任其意愿地发展是我的专长
0条评论 2011-01-28 13:29:22 来源:ARTINFO 作者:文/斯科特-英德里塞克 译/经雷

\

一幅标题为《夏日烟民 II》(2010)的新作(图片来源 Barnaby Furnas and Marianne Boesky Gallery, New York, Anthony Meier Fine Arts, San Francisco, and Modern Art, London)

 

这些相对恬静的作品出自一个以血腥暴力题材著称的画家之手,让人颇感意外。他最早为艺术界所知就是通过像《小伙子们在哪(硫磺岛)》(2002)这样的战斗场面,以及《汉堡山》(2002)中动感和色彩的骚动,遍体鳞伤的人体在被子弹划破的蓝天下搏斗。(福尔纳斯表示像《拯救大兵瑞恩》和《黑客帝国》这样的电影都是作品的参照点。)这些作品一般用水彩或聚氨酯颜料创作,给人一种触目惊心、涂抹过度的感觉,他称之为“视网膜烧灼”效果,是当年在费城玩涂鸦喷绘时练就的本事。他在一个贵格派教徒家庭里长大——他称其为社会激进主义者聚集的公社。在这个种族混杂的地区,福尔纳斯是个局外人,要想被接纳必须自己去争取。他正是靠着一手涂鸦绝技赢得了尊重。“它能让你有点资本,”他说。“你不是某个傻乎乎闲逛的白人——你在参与,你在一个时不时让你感觉到“他者”存在的城市里做着些什么。”

 

在涂抹墙壁之余,福尔纳斯还到一所艺术专科中学接受了正规教育,跟随一位痴迷卡拉瓦乔的老师学画,这位老师没完没了地让学生临摹早期大师的作品。福尔纳斯还和如今在洛杉矶从事摄影和电影创作的朋友查理·怀特(Charlie White)一起到纽约玩,两人和怀特的父亲遍历Mary Boone和OK Harris这样的画廊。“当我发现这里是个艺术人士汇聚的地方,立马下决心要搬到这里来,”他说。那些同时在街头和画廊两种体系内创作的涂鸦艺术家也让他受益匪浅,他回忆自己当时说:“基思·哈林——这我也行啊!咱去纽约吧!”他和怀特一起到了布鲁克林的视觉艺术学院学习,1995年毕业后给画家卡罗尔·邓翰(Carrol Dunham)作了几年的助手,对他日后的创作造成了影响。与此同时,福尔纳斯也在努力寻找自己的风格。通过一幅描绘居民从燃烧的建筑物中逃出的作品,他成功了,“这幅画是我第一次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故事,一种强有力的叙事里——同时我发现把东西炸个稀巴烂才是我的路子。”

编辑:李璞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