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刚才谈了很多不同的策展方向和类型,您怎么考虑自己策划的这次展览呢?在这次展览中您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呢?
隋建国:其实我很难以批评家或者职业策展人的角度来做展览,更多地还是以艺术家的身份来和卢征远一起共同构建展览。与尤伦斯的展览空间对话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通过很多次的展览它本身已经形成了一种性格。这次展览我一直在考虑如何能呈现出一种不同的感觉,这不论对艺术家还是策展人都是很大的挑战,我在这里是发现了一个缺口,并尝试着将它扩大成一个展览,在这中间有很多偶然变化的因素使展览呈现出了一种非封闭的动态特性,我觉得这也是我作为策展人的初衷:让偶然的灵性引导展览走向多元与活跃。
而对于这次展览来说,我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导演而更像是一个舞美,我的任务就是搭建一个舞台然后让艺术家上场去做自由的表演。
记者:您怎样评价已经展出的这些作品呢?您认为这样的创作密度,会不会让艺术家的创作变成一种既定的事情而非由心而发的艺术呢?
隋建国:卢征远的作品很多样,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他自己必须认可这个作品是成立的,而这是不能由策展人来做出判断的。我认为这种策展和展览的方式本身就很有趣,因为策展人在明确了展览的方向之后就不再主导整个展览了,同时艺术家也有很大的自由度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我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各司其职的合作关系。
关于创作密度的问题,我觉得一天一件才是由心而发的。因为在传统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总是用很长的时间来反复琢磨并推敲自己的作品,一定让它完整又完整,作品还没做就已经在自己的脑子里或者跟别人讨论的非常完整了,最后的结果就是艺术家自身无论如何也要拿出一个作品来完成最初预设的完整,但我认为这种状态有点太僵硬了,一件艺术作品优秀与否不完全取决于艺术家在其间耗费的时间多少,就像经过长期训练的电影演员不一定非要在舞台聚光灯的照耀下才能显现出表演的才华,他的综合修养和气质会通过日常的一举一动流露出来。
【相关新闻】
【编辑:李云霞】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