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画线条练了一年
要学好画,除了有天赋,恒心和毅力必不可少。不过,在李巧生看来,学工笔画时的枯燥和苦累,都是快乐的。
据李母讲,为练习画画,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儿子每天早上总是五六点就起床,画到晚上六七点。一日三餐,吃饭跟打仗一样,两口扒下肚,搁下碗又开始拿起画笔。因为画画缺少锻炼,李巧生在学画一年左右后,体重从100公斤增加到了113公斤。
李巧生接过李母的话说,其实,学画画的那些日子,一点都不累,就是眼睛看久了有点酸胀。他透露,为练习工笔画中一气呵成的线条,他从早练到晚,从铅笔练到毛笔,从歪歪扭扭练到随手自如,而且有力道,足足花了一年的时间。
李巧生的同门师兄刘丹告诉记者,在工笔画中,线条可以说是工笔画的灵魂。李巧生的悟性很高,遇到问题,老师一点便通。在李巧生的画中,线条画得非常好,色彩也不错,他的画总是给人一种雅的感觉。
大器晚成卖出多幅工笔画
2009年,经过5年苦学,李巧生“出师”了。大器晚成的李巧生辛苦的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
李巧生说,他的第一幅小作品《老虎》,在没有装裱的情况下,被一画廊老板以50元的价格买走。当时,他心里甭提有多高兴。李巧生称,画的价格虽然不高,但那是他第一次靠画画所获得的收益。后来,他陆续画了些牡丹、花鸟、鱼虫等小幅的工笔画,分别以50元、100元不等的价格陆续卖出。李巧生说,那一年,他的牡丹卖得特别好。
后来,李巧生开始画一些大型的人物工笔画,如《十二金钗仕女图》、《八仙过海》等。在张老师的帮助下,他的大幅作品已经卖出了多幅。
李巧生的老师张银珠说,目前,李巧生临摹的《仕女图》和《唐卡》非常漂亮。为学生上课时,她常常会将其挂出来,让大家学习。
李巧生说,去年10月,他的作品《观音像》荣获了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主办的“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11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银奖。今年2月1日,李巧生收到了中国书画家联谊会颁发的ISQ9000A艺术体系资格认证书,荣获国画家称号,证书由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主席——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在去年12月亲自签发。
希望这辈子能自食其力
由于治病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李巧生不得不外出找工作,但因患血管瘤,他屡吃闭门羹。一年前,在龙溪街道金紫山居委会的牵线搭桥下,李巧生找到了一份晚上给加州童心桥下的“爱心亭”做清洁的工作。谁知没做多久,他就因爱心亭被拆除而失业了。
虽然经济拮据,但李家母子却一直乐观地面对生活。李巧生说:“我现在的生活就像退休,很休闲。但要是真有份工作,哪怕再苦再累,我也乐意去做。我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没有白到世上走一回。”
李巧生说,他有一个心愿,就是多画一些作品,待时机合适时,开家画廊,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
李母则表示,目前李巧生没有固定生活来源,全靠吃低保,她也只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不过他们不会接受任何个人形式的捐助。如果有可能,她希望大家能帮忙提供一下信息,看看哪家医院可以治好巧生的血管瘤。
期盼遇上有缘人
喜欢上网、看NBA、关心时事的李巧生说,他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但他并不将自己看成是个病人。白天出门时,他知道自己有很高的回头率,但他会坦然面对。遇上周末,李巧生也会到北城天街打望,开拓自己的思路。
李巧生说,学画这些年来,让他内心变得越来越平静。他也想成个家,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圆满,但他不会强求。如果真有一天,能遇上有缘人,他也会积极争取。
人物档案
李巧生:1978年11月18日出生,视残二级。2005年,开始学习工笔画。2010年10月,作品《观音像》荣获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主办的“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11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银奖。2010年12月,通过中国书画家联谊会ISQ9000A艺术体系资格认证。
【编辑:马海艳】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