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明-赫斯特:拎着50万英镑的钻石头骨使人迷茫
0条评论 2011-04-07 12:04:19 来源:网络 

赫斯特为什么能逆市而动?

 

因为他独具的艺术个性?因为他对科学的探索并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的展示?或者他对生活,生命的独特理解?作品能实现货币价值,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市场规律,把握好了供求关系,他了解他的市场需要什么,就是他的买家需要什么,怎样运作他还创出了他独有的,突破性的运作方式--直接跳过一级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

 

先看看他的买家群体吧,也就是拍卖前出席他私人酒会的大腕们他们不是贵族爵士,因为那些人热爱古董他们多是新贵,时尚浪尖上的人物各大名牌对他们已经没有吸引力的人群,他们寻求不是有钱就能换来的东西如俄罗斯富豪Roman Abramovch, 一曲万金的摇滚乐指挥家Kevin Spacey, 切尔西足球俱乐部老板的情人Aria Zhukova,红得发紫的爱尔兰摇滚明星Bono等明星,当然还有他的一贯拥护者著名收藏家,广告业巨头Charles Saatchi他们要什么呢?要名誉、社会影响、感官刺激、与众不同还是要显贵?而赫斯特要做的就是彻底地满足他们物质以外的一切欲望。

 

赫斯特跳过一级市场的画廊机构直接把作品卖给了二级市场的拍卖行,违反了市场运作规律,而他成功了这可能是赫斯特的风格,他从来不拘泥传统形式,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种交易方式很民主,像是一场自然革命,我知道很危险,但很有挑战如果做就做大,总是想着稳就没意思了我倒要看看会怎样这种行为激起了画廊的反对,他跳过了他签约的纽约Gagosian 画廊和伦敦的白立方White Cube画廊可以想象画廊为了为自己客户买到他的作品也要尴尬地相互竞争了,这是赫斯特开的玩笑吗?曼哈顿的经纪人Alberto Mugrabi认为,一方面这种交易方式为赫斯特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这是一次性的事,如果他很快还这么做,那就是灾难了。

 

有人说他的交易方式与中国当代作品交易方式相同的确,从表面上看,两者都是直接放入拍卖行,成交结果都很高实质上,拍卖价格出现之前的量的积累,与之后市场对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也就造成了实质上的区别中国的某些艺术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从市场交易额不到两百万,到成交额达到几十亿;从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变身成大腕,这种戏剧性的效果没能持续很久。

 

目前世界性的经济下滑趋势影响到各个层面,包括艺术市场在同样的世界经济背景下,赫斯特闪现了他的光芒,他作品的成交价还在大幅度攀升着,支撑他的是他广博的人脉关系和他忠实的拥有巨额财富的支持者,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和他的艺术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力不管你认可不认可他本人和他的作品,至少没有人的成功是偶然的。

编辑:李璞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