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荡荡的网络博物馆你逛不逛
0条评论
2011-04-12 18:03:09 来源:青年报
“三维场景——身临其境的感受现场的氛围”,笔者点开上博虚拟展馆宣传语下的链接,在制作略显粗糙的3D导览界面上,陶瓷展品在眼前模糊地一晃而过,只够了解摆放的大致方位,别指望能瞧清楚一二。另一个三维虚拟展馆——青铜馆,则规定用户必须下载虚拟三维浏览系统控件,并对使用该款平台软件的电脑配置提出了大量要求。也就是说,光有一台电脑并不能保证你畅游上博3D展馆,还要你的配置过关才行。
随后,笔者控制虚拟人物走进了首都博物馆网上体验馆(一期),前进、左转、上楼……,没用多久就大致熟悉了首博内部结构、展厅位置。可是找了一圈,除去简单的设施、景观内饰,博物馆最核心的内容——展品——却并未从中体现。回到首博网站上,也只能看到部分一级藏品。
据首都博物馆信息中心副主任朱锴介绍,目前首博网上体验馆仍处在发展初期。首都博物馆馆藏文物多达12万套,展品上网属于长期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大量人工,但目前负责这项工作的只有五个人。另有文博行业从业者称,国家每年对文博事业的财政、人力支持并不高,文博系统在各级地方濒于边缘化。一些国家重点建设范围之外的博物馆,甚至没有负责网站的专门人员。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陆建松教授认为,现阶段国内网博发展瓶颈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首先是观念问题,我国博物馆多为科研机关,实行资料封锁,馆与馆之间还存在一种狭隘的观念。其次,藏品的分类、定名、用度、计量单位等基础性技术工作非常难做。再就是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001年故宫博物院一件文物数据采集要花1200块左右。现在国家一级文物档案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二级、三级都还没做。如果数据库建立不起来,如何实现真正的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任重而道远。”陆建松说。
编辑:冯漫雨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