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民博馆 跨越成长的坎
0条评论 2011-04-19 10:21:28 来源:西安晚报 

有益的探索

 

开发新品满足市场需求

 

台湾震旦博物馆馆长张临生十分羡慕大陆宽松的政策环境,她告诉记者:“台湾有几百家民办博物馆,但政府并不会投入资金,在土地等方面也没有政策优惠和照顾。大陆对民办博物馆的扶持力度很大,我们也很想来大陆开办分馆。”

 

除了政府的帮扶政策,北大教授宋向光认为,民办博物馆不能死守着等靠要的策略,更应该主动出击寻求生路。民博馆完全可以开发相关周边文化产业来支撑博物馆的运行,用企业的收入来支撑博物馆的发展。其实,博物馆的产品也是体现博物馆特色的重要载体。

 

河南华夏文化博物馆馆长李宝宗告诉记者:“现在国有馆都免费了,我们再收门票也没有意义,也实行了免费。”目前,河南华夏文化博物馆依然维持着正常运转:“如今,民间收藏的繁荣景象是历史上少有的,我们开发了很多新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比如墓志拓片,复制工艺品等,销售得都还不错,还带动了周边经济、旅游的发展。”

 

贵州省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负责人孟雁则表示,民办博物馆要有看点、有文化内涵,才能对旅游市场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只有全面分析馆内条件、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之后,才有可能准确认识自身特色。比如云贵地区旭多博物馆就打出民族文化牌,陕西的秦砖汉瓦、唐三彩博物馆都很有特色。
 

 


【编辑:冯漫雨】

编辑:冯漫雨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