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艺术家娜迪娅-卡比-林可作品抢占迪拜艺博会风采
0条评论 2011-04-27 15:03:47 来源:艺讯中国 

这种类型的创作很有趣。我想应该可以叫作“社会抽象”吧——选择一种社会结构,从中创造出一些抽象的东西。这样的创作是受到什么的影响?

 

我也说不清。我可以告诉你一些我感兴趣的艺术家,但我不知道我走的路跟他们是不是一回事。我可以肯定的有蒙娜-哈图姆(Mona Hatoum)。她的作品也有政治背景,我喜欢她作品里的那种智慧。她从来不直接把话说出来。她的作品会促使观众去提问。因为,如果艺术选择直抒胸臆,那等于艺术家在说他们已经知道答案了,作品是某种预言,我是不喜欢这样的。在我看来,生命对我的启发,要比艺术运动或流派重要的多。所以我总是在都市语境下创作。我遇到的人或者发生的状况才是我作为艺术家感兴趣的。我的作品有很重的社会色彩。

 

你的作品和政治语境是牢牢契合的,所以我猜想这个问题是理所当然要问的了:随着中东政治面貌的变化,以及动荡、暴乱和革命的频发,你的作品有没有受到影响?这些问题是否影响到你的思考?

 

我打算用两点来回答你的问题。语境对我的影响就好比我时时刻刻处在自我的审察中——比如在标题这个层面。因为我知道,作为一名突尼斯艺术家,攻击前突尼西亚政府是危险的,例如我曾经做过一个叫作“11月7日的屠夫”的作品。本-阿里总统在11月7日下令处死叛党,夺走了(前总统)包格巴的权力。与此同时,阿拉伯世界里的屠夫有一层战场的意思,在这里被屠杀的不只是动物,人类也在其中。当时我想表达一种讽刺的看法,因为在突尼斯还真有屠夫自称“11月7日屠夫”的——他想要美化本-阿里,但他没想过这种矛盾,因此最后进了监狱。我想在这个背景上创作一些作品。但最后我还是把作品名改成了《屠夫的福佑》,也就是说是存在自我审察的。其实我现在甚至想要管它叫“屠夫的福佑“了。
 

 


【编辑:冯漫雨】

编辑:冯漫雨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