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对待不同的交易模式
在采访过程中,张天还特别向记者提到各地交易所的交易模式并不相同,提醒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区分不同的交易模式。现在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出现了两种模式:一种是天津模式,也就是证券化操作模式;另一种是上海模式,也就是产权化操作模式。这其中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张天认为上海模式与天津模式至少有五点不同:首先,我们不是将艺术品证券化,而是一个实在的文化产权产品。这其实是一种准金融产品,产品的所有人把一部分产权转让出来,交易所只在中间提供服务。其次,我们不是将产品像股票一样分成多股,而是按产权的百分比进行交易。第三,我们完全遵照产权交易模式,在挂牌前有公示的过程,国资要有20个工作日的公示期,非国资也要有一定的公示期。公示结束以后,如果只有一个购买者,那么可以协商成交;如果有两个或以上的购买者,那么可以竞价成交。第四,我们的交易方式属于产权交易方式,不会连续竞价交易。最后,我们的艺术品资产包目前不对社会公开发行,而是只针对我们的俱乐部内部成员(会员)开放,而且投资人需要交纳保证金。
通过多种方式降低投资风险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于2010年12月12日推出“艺术品产权1号——黄钢作品”,该资产包投资总额为2200万,这是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首次推出“艺术品产权”交易品种。当记者提及“黄钢作品”是否还未完成时,张天解释道:“物权是可以远期交割的。比如我们可以规定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作品,如果到期不能交付作品,就必须交纳违约金,或者根据之前的规定进行其他处理。在此之前,投资者支付的只是定金,而且这些钱是不能动的,放到指定的账户保管,等到时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面对这种创新的艺术品产权交易方式,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如何能够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投资者的权益。据张天介绍,上海文交所为了此次推出的“黄钢作品”,做了相当全面的准备工作:
首先,上海文交所采取了一种比较保守稳妥的方式操作,避免急功近利,整个的交易过程都是按照文化产权交易规定进行的,并且建立相关监管机制。
其次,在交易过程中,管理人需要承担对艺术品本身的管理。管理人经营的是艺术品这一“物”,而不是“权”,类似于经纪人的作用。如果该艺术品在交易中价格上涨,管理人可以比一般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利润;反过来,如果艺术品下跌,管理人则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此外,还有其他措施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如果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我们会启动风险防范机制,比如召开投资人大会,讨论要不要继续执行这项投资。我们还会给艺术品上保险,总之通过各种手段来降低风险。如果说投资有风险,在这些防范措施的控制下,最后投资者损失的可能仅仅是同期存款利率。
当被问及对未来的文化产权市场发展有何看法时,张天认为:“金融产品的创新是在推进中进行的,文化产业和资本市场的对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文化产权市场是两者对接的重要平台。我认为艺术圈内的人也要转变观念,画作的价格有波动也是很正常的。应该把文化艺术品交易中的不同模式区分开来,不要都当成同一种方式,更不要一棒子打死。有的模式发展步伐较快,有的较慢,关键是要在前进中不断完善,在前进中强调健康地发展,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有缺点就不继续进行了。”
【编辑:颜媛媛】
编辑: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