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年“珠山八友”个人成交总额对比表
早在2009年,一件来自于王锡良的粉彩瓷板画《黄山四千仞》拍出了782万元的高价。这是迄今为止当代陶瓷在公开拍卖中的取得的最好成绩。王锡良作为“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的弟子,拍得如此高的价格,也使得“珠山八友”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2011年3月22日,纽约苏富比亚洲艺术品拍卖周的“揭幕战”—中国瓷器及艺术珍品专场,一件类属民国时期的瓷器又称为了夺人眼球的明星。这件被称为“描金印花粉彩壶”的类属民国的瓷器估价仅在800美元,却以1800.25万美元的高价落槌,引起了收藏界的高度关注。尽管对这件拍卖品的时代存在着争议,但是这件被归为民国时期的瓷器也足以让我们眼前一亮。2011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民国瓷器这一板块能否借着这股东风受到市场应有的重视?
“珠山八友”拍场显得“廉价”
“珠山八友”作为一个瓷绘流派,汇集了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邓碧珊、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毕伯涛、何许人等人。在“珠山八友”众多的创作中,瓷板画无疑是最能代表这个瓷绘画派艺术水平的一类作品。“珠山八友”的每一位都是绘制瓷板画的高手,各自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他们的作品在拍卖中时常出现。其中以王琦、王大凡、汪野亭、刘雨岑的艺术成就最高,拍卖市场的认可度也较高。
从近十年来的拍卖数据来看,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的成交总额处于前三甲的位置,均在400万元以上。这与“珠山八友”的另外一些成员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即使是这样,王琦的成交总额也仅在645万元左右。这样的成交总额是几十件成交作品累计的结果。折合成每件作品的均值,即使是王琦这样的领军人物的作品会显得非常“廉价”。这样的总成交额,或许还不及乾隆时期一件粉彩瓷器的价格。如此巨大的差别,一方面说明民国时期精品瓷板数量的稀少,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最具代表性的瓷板画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并没有得到藏家的足够认识。
从近十年的“珠山八友”个人成交数量来看,汪野亭的成交数量处于领先位置达到了82件,他的作品存世量较多,其青绿山水风格受到了陶瓷界的认可。虽也有百万元以上的拍品,但是其作品的均值不足十万元,这样低的价格,说明市场对其作品的认识度较低,而汪野亭的作品在陶瓷史上的地位,足以使其在未来市场中有良好的上升表现。成交总额最高的王琦的作品也达到了69件。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