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聚焦折射下的社会问题——艺术家杨千访谈
0条评论
2011-05-18 18:47:51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崔付利
杨千 媒体纸屑—场景 2010
采访人:崔付利
受访人:杨千
采访地点:99艺术网会客厅
编者按: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五十岁或许足以到了“知天命”的阶段,如今已经步入五十岁的杨千在艺术创作上却有意打破“天命”一说,去不断探索绘画的新的可能性。2006年,他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在国内的首个个展“新绘画-杨千作品展”;2007年举办个展“重叠-杨千新作品展”;2008年在英国举办“绘画之后的绘画-杨千新作展”;2009年,“媒体制造-杨千个展”、“超常-杨千新作展”;2010年,“艺术有毒-杨千装置作品展”、“纸碎今迷-杨千个展”。从这些展览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艺术家杨千创作的激情和活力,更多的是,每次展览的新作品都能带给我们一次次不一样的体验。这次采访,从他最初的求学、创作开始入手,希望能清晰梳理出其创作中的脉络关系,而被我们所熟悉的纸屑系列又会有什么样的新探索?
一朝回望路漫漫
99艺术网:您是如何走向艺术创作道路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您小时候可能涉及到一些经历或教育背景。
杨千:我从五六岁开始就特别喜欢画画。有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我六岁的时候去北京看天安门,回到家我凭借记忆画天安门。天安门的门洞,甚至城墙上挂起的灯笼的数量、形态都是对的。我外婆当时鼓励我,说我画的特别好,这张画她还给我留了很久。得到夸奖后,我更加迷上了画画,小时候我不贪玩,有时间就在画画。十三岁的时候,我开始走上学画的道路,画画对我来说非常享受。我们大院里面的人,从小到老的几乎每一个人都被我拉来做过模特。那时候还是在昏暗的电灯下画画,眼睛也是在那个时候就受到了影响。
编辑:admin
延展阅读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