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雕塑艺术家黎薇:艺术家天生就是
0条评论 2011-06-09 10:00:08 来源:HIHEY.COM在线艺术市场 作者:王楠

\

今日美术馆入围展现场

 

2011年5月6日,记者在今日美术馆一层东侧COPY 咖啡对艺术家黎薇进行了如下采访:

 

一.关于艺术作品

 

记者:你好黎薇,首先来谈谈这次入围关注未来艺术英才展你的这件新作品《陷阱》,你当初做这个作品是出于什么样的初衷,以及想传达怎样的一种感悟呢?

 

黎薇:其实这不是一件新作品了,《陷阱》是我去年和唐人合作参加CIGE的一件作品,作品的展览内容为12只大大小小的狗(雕塑)被分别关在巨大的铁笼子里,周围的墙上写满了牢骚满腹的语言,这些语言的出处是北京的各种城乡结合部以及公共厕所的墙面文化,说是墙面文化可能很多人要笑,但是我觉得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文化”。因为它是自然而且真实的,不加掩饰。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平,这些墙充当了那些无处宣泄的小孩儿以及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的舞台,他们有的写歌词,有的在上面骂人发泄,还记得曾经在北京西单的民主墙么,本质上这是一样的东西。当然,同时出现在墙上的还有一些措辞严厉的禁止令,例如:“严禁在墙上乱写乱画”“此处严禁大小便”等等,这两种语言说明了两种冲突的并置。两种立场的并置。

 

当时在整个画廊博览会里面充斥着很多间一样白色空间,这些白色空间就是用白色展板搭起来的临时摊位。我对这些苍白的东西没什么好感。而狗装在铁笼里我想所有的人都不会陌生,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场景。我只是同时并置两种空间和两种立场。

 

这次在今日美术馆的入围展上,我取消了铁笼的原因就是因为群展不方便,因为没有那么大的空间,那两个小孩儿是我的新作品,是9月份要在今日做的个展《英雄》里的作品,但是这只是其中一部分里的两件。其他的两部分和这两个小孩儿完全无关。

 

记者:那么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件名为《陷阱》的作品正传达了一种你对于整个社会以及人类的怀疑和同情吗?是曾经什么样的经历让你对社会充满怀疑了呢?

 

黎薇:观看者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成立的,其实作品在做的时候和艺术家有关系,做完了也就交给所有其他人了。艺术家和观众是使一件作品成立的共同体。

 

我的怀疑主要是对于我自己,因为爱管闲事儿,但是自身能力又有限,所以就造成了这种错觉,很多东西不能往大了说,那样觉得假,换句话说,就是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还是观看者的问题,艺术的两头儿就是作者和观看者。两者同样重要。

 

我问你一句话:难道这个世界不该怀疑吗?我就是个怀疑论者,对自己或对外都是。

 

记者:你想表达的意思是不是其实人和狗一样,都是这个社会的牺牲品。你很多作品中都出现狗的形象,你对狗或者小动物有怎样的特殊情感吗?你对现在社会人们一些拯救狗的活动有什么看法?

 

黎薇:我的很多作品中并没有都出现狗的形象,你看到的就只有《陷阱》吧。任何生活在这里的生物不都是牺牲品吗,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况且,什么是胜利?现实生活中的所有标准都是值得怀疑的。这是现实,艺术并不是看图说话。

 

我对任何动物都有你所说的“特殊情感”,但是我想知道你所说的特殊情感算特殊吗,为什么对动物就算特殊情感了呢?对人呢,人最贪心,虚伪,狡诈,这么多的“缺点”,但是人还是有意思不是吗,毕竟活着就得和人打交道,动物们现在打交道最多的不也是人?所以,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特殊情感。我对于动物没有喜爱,而是尊重,因为它们是比人更尊重自然的一种生物。

 

谈何拯救,拯救和造孽的双方正是同一个物种——人。就具体的救狗事件来说,我肯定支持,我之所以不愿意这样说是因为这样的话特别容易被断章取义。救狗或者救别的生物这样的行为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样的行为往往会被很多滥情,煽情的别有用心者利用,别觉得你自己有多善良,孽正是你们造的。本来就不应该出现什么所谓的“营救”,出现这样的事件本身已经够可耻了,还有什么可拿来炫耀的?

 

我尊重做实事儿的人,所以我会做我认为正确的事情。如果能实实在在的做一点儿有用的事儿,我就一定会做。具体对于中国现阶段的情况,我对那些去救狗的人表示尊重,因为他们毕竟是在做实事儿,而且,是在这样一个没有任何保障的前提下去做事儿,就更值得尊重,很多“高深人士”在批评这些救狗的人有病,对于这样的人,我无话可说。对于那些动物保护者,我只知道我没有品头论足的权利。当然我并不是说每一个去救动物的人都真正的意识到了动物的意义,但是,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时间的。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