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次苏富比香港春拍中,许多中国艺术品类别的成交价都创下新高。20世纪著名画家张大千的一系列作品以8,730万港元的价格成交,而估价还不到1,700万港元。
专家称,帮助重新炒热市场的不仅仅是投资者的需求,还有拍卖行。Arts Economics的麦克安德鲁称,2010年和2011年的成交额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改动过了。人们希望这个市场能够繁荣。
她回忆道,“我去年在北京的时候,跟许多中国记者进行了交谈,他们都知道所有这些关于市场操纵行为以及有人利用拍卖行业洗钱的内幕。”
麦克安德鲁补充说,许多人买进卖出艺术品并为其捏造虚假的出处,他们成立一家公司,以人为抬高的价格买进一件艺术品,这样就能在非常短的时期内创造一个辉煌的价格记录。
林田华称,全球拍卖行所采用的虚增价格的手法在中国并不鲜见。价格被人为推高的现象常常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外国的拍卖会上。他们确实会这么做。拍卖行希望把这种价格记录在案。他们想通过这种虚增的高价记录来营造一种和大型跨国拍卖行一样成功的形象。
他补充说,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10年以上。有许多是传闻,但不正常的价格确实被虚造出来了。
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的是一种严格奉行的货物出门概不退换的政策。林田华指出,在中国的拍卖场上,拍卖行不对拍品的真伪做任何担保。买家对赝品没有法律追索权,也不能获得保证。在任何一个以这种步伐飞速发展的市场,赝品都是在所难免的。
东西画廊的Ho女士就目睹了澳大利亚的许多买家不幸受骗上当的现象。她说,“有人拿来陶器要求估值。他们说这应该是明朝或宋朝的东西,我们真的很不忍心告诉他们这不是。”
她说,“他们为此花费了几千美元,他们有些人是医生和律师。可是天哪,他们都弄错了。”
中国的崛起,欧洲的没落?
对欧洲来说,一个值得担忧的问题是,随着中国市场变得强大,将有更多的买家选择通过亚洲这个更便宜、更便捷的市场来进行投资。从2009年以来,欧洲市场的成交额增长一直在放缓,保持低迷状态。
麦克安德鲁称,人们感觉欧洲正在变成一个成本高昂、手续繁琐的交易场所。如果可以选择,人们宁愿到别处去做交易。一些价格较高的当代艺术品拍卖活动已经从欧洲转移到美国。最终,这些交易活动将转移到中国。
她补充说,欧洲的增值税体系导致人们不愿意将贵重藏品带进来,同时,将从2012年开始全面实施的延长艺术家作品转售版税的政策可能进一步削弱欧洲大陆的竞争力。
但是,尽管欧洲面临监管方面的不利因素,但马克安德鲁认为,中国必须规范某些行业行为,才能吸引大量国际买家。
她说,中国的交易商网路非常不发达。拍卖行业必须提高可靠度。只有在这个行业的规范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之后,普通民众才会进入这个市场进行交易。
【编辑:成小卫】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