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收藏一直是国人艺术品收藏的主流,今春中国艺术品拍卖TOP100名榜单中,中国书画就占据了69席。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作品更以4.255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面对如此火爆的市场态势,有两种主要观点并存,一是目前的艺术品市场泡沫涌动,拍卖收藏的主流已经由收藏家让位给资本运作,高价入市风险大;另一个观点是,目前书画收藏市场的高价来来回回都集中在那些大名家身上,其实艺术市场一直潜伏着大批“黑马”,只是人们缺乏发掘的眼光。
罗渊,中国艺术投资协会名誉副会长,集艺术创作、收藏、投资于一身的他,以30万元为启动资金,至今已收藏了6000多件书画作品,并出版大大小小藏画集四十多种。罗渊给自己的收藏定位是:一是直接从熟悉的画家手中收藏作品,百分之百保真,把假画风险降为零;二是物色优秀原始股、潜力股,画价已经炒得很高的不收,不跟有钱的大老板竞争;三是看好的画家大量收入,以降低收藏成本。以下是记者以对话的形式与罗渊再论书画收藏该如何逆市而为。
宣传包装拉大价格差异
记者:对于目前火爆异常的书画拍卖收藏市场,您认为不是不可为,而是不会为?请解释一下。
罗渊:艺术品涨到那么高价,很多人说现在收藏已经是可望不可及了。坊间传说刘大为的画要价每平方尺12万元,杨之光、陈金章5万元,刘济荣、陈永锵近3万元,书画收藏似乎离大众越来越远。其实,还是一句古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大众盯住的就是这小部分在艺术市场异常活跃的画家。我的观点是,画家的成功分为内外两部分,画家的艺术水准是内在的,宣传包装是外在的,两位同样品质的画家,其中一位宣传包装很好,画价飞涨,另一位没有宣传包装,画价可能差五倍十倍,既然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为什么不收藏同样品质而价钱低的呢?“千里马”和“准千里马”的比例可达一比十,收藏大有机会。要知道,品质的培养要几十年,而这些包装宣传三五年就能见成效。
拍卖会上依然有漏拣
记者:您一直奉行收藏书画潜力股,今年又收了哪些作品?
罗渊:年初我在一场拍卖会上收藏了五幅陈振国(原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为泰王家族画的人物精品,约每幅5万元,每平方尺约五千元,而同场拍卖的另一位画家同时代创作的同内容作品,则标价高近十倍。我认为二者品质不相上下。最近,我收藏了一位人物画家的一套作品《中国十八女神仙图》,十八张四尺宣,共144平方尺,收藏价不超过二十万元。这位画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经常参加全国性画展,因为没有市场运作,画价还保持原生态。那些轰动艺术市场的亿元作品或动辄每平方尺多少万元的作品,对我这个小资本收藏爱好者,丝毫没有影响。只要我手上有闲钱,出门就能收藏到合心水的作品。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