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一再火爆 书画收藏不可为还是不会为
0条评论 2011-07-27 11:14:51 来源:《新快报》 作者:赵旭虹

不追高只买潜力股

 

记者:您的书画投资策略之一是分散风险,即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请具体举例说明。

 

罗渊:我收藏的画家老中青都有,花鸟、山水、人物都有,有相对集中的,一个画家跟踪收藏七八年。也有面广的,随缘而定。一个原则,没有实力就不要追高,收优质潜力股,永远不会输。我收的几十位画家、几千幅作品,也有可能将来出一些名家大师啊。我认识一些朋友很有钱,玩大的,一百万元就买几张画,而我要买一批画,情况不同,做法不一样,我有足够的兴趣和耐心。

 

警惕高仿不要看走眼

 

记者:通常收藏的周期起码是3年以上,以你收藏为例,升幅最大是哪类作品?有没有一些是“走漏眼”的收藏?

 

罗渊:三年短了点,五年八年比较从容,十年二十年是收藏家的常态。我收藏的广州美院两位老教授的作品,升幅最大,七八年已升十倍以上。中青年的画因为收藏的量大,成本就较低,也有很大的升值,但大部分还未出手。我因为资金有限,从来不追高,也因为我本身是画家,几乎没有买过赝品,也不会给假艺术家欺骗,所以我的藏品99%保值或升值。至于“走漏眼”,也有一些有惊无险的故事。有一次,一位熟人拿来一幅刘大为的画,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他朋友的亲戚直接从刘大为手上得的,我一看笔法很好,差点就买了,后来忍了忍,结果两天后一位很了解假冒刘大为画作状况的朋友过来一看,马上就说是他的学生的仿品。有些高仿,如果不深入、广泛研究画家的真迹和赝品,很容易看走眼。

 

闲钱眼力耐心缺一不可

 

记者:所谓潜力股,它最大的风险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跌破原来买入价,如何避险?

 

罗渊:所谓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可能是两个原因,一是买的根本不是潜力股,第二,收藏的时间不够长,心太急了。我主张投资和收藏结合,不要纯粹为了赚钱。收藏艺术品首先是欣赏。我们看那些资深收藏家,他们的成功感就是拥有好的藏品,而不是变现。很多朋友咨询我艺术品投资的事,我第一句话就是要用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