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专场的设置是嘉德四季的又一特色,以明清书家、名家为主体,不乏董其昌、倪元璐、王铎、梁同书、陈鸿寿等名家佳作。
日本藏中国古代书画历来都是四季拍卖竞价最为火爆的场次,本次所选包括高其佩《钟馗像》、佚名《十六罗汉》、郑板桥《竹石图》、沈铨《封侯荫柏图》、曹知白《法李昭道山水》等著名日本藏家所藏200余件古代书画都极为精彩。其他如朱耷《福禄长春》、仇英(款)《汉宫春晓图》、梁楷(款)《挑耳图》、张穆《人马图》、杨月涧《云龙图》、石涛《千山红到树》等也为古画专场的重器。
瓷器工艺品
此次嘉德四季瓷器工艺品部分,除了延续以往备受好评的“掌玩心悦”专场之外,还分别设立了“自乐琳琅――私家藏明清瓷器”和“瀚堂撷珍――私家藏明清瓷器”两个私家藏家专场以及传统瓷器和玉器工艺品专场。数量之多,精品之多,皆超越以往。
由瓷杂隽品组合而成的“掌玩心悦”专场,此次瓷器部分的数量有所增加,而杂项类别的拍品质量则更上一层楼。其中“明末清初 象牙二龙戏珠如意”颇为稀有。流传于今的明清象牙制品中,种类繁多,但如意却是稀有品种。查阅两岸故宫出版资料中,均未有象牙如意,可见其之罕有性。依据此件如意之风格,其年代应大约于十七世纪前后,乃是一件极为罕见的宫廷珍品,无论其材质,亦是风格,还是工艺,均无有出其右者,而其年代更是早于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几只象牙如意。
在玉器方面,最引人瞩目的是“清乾隆 白玉山水人物纹香筒一对”,香筒是古代净化空气的一种室内用具,是古代富贵人家必不可少的生活实用品。此对香筒乃是选用玉材雕制而成,筒身为白玉,上下碧玉扣。香筒采用镂雕工艺,琢就山水人物图。层峦叠嶂,古松蜿蜒,山石深处,有小亭掩映,曲廊幽径,婉转而出,若隐若现。另外本场还有“清乾隆 白玉龙纹瓶”、“清乾隆 玉雕山水山子”、 “清康熙‘一统万年’筒式炉”、 “清道光 青花竹石芭蕉图玉壶春瓶”、“清康熙 豇豆红釉印盒”等精品。
“自乐琳琅”专场中,引人入胜的要数“清雍正 斗彩花卉纹盘一对”。雍窑斗彩素以彩料清雅、绘工精巧而冠绝一时,此时御窑厂之斗彩瓷作,不但以仿明成化斗彩为能事,而且积极借鉴西方“巴洛克”、“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绘画手法和纹样,本盘即为一例。构图疏朗,画工清雅,所绘莲花新颖别致,融中西美学于一体,实为雍正官窑斗彩之精品,且为成对保存,品相绝美,更为难得。此外还有“清道光 青花云龙纹碗一对”、“清康熙 黄釉碗”亦值得关注。 “清嘉庆 仿汝釉八方瓶”,平时易见同类器形之乾隆器,而嘉庆朝之作品则属珍罕,值得关注。
“瀚堂撷珍”专场中,“清康熙 黄地青花福寿云龙纹碗”为难得佳品。碗通体以青花描绘纹饰,碗心双圈内绘一腾跃于云中之立龙,外壁近足处绘重瓣莲花,其上通景绘制二行龙驰骋于云间。整器纹饰留白之处均以娇黄釉填满,其色泽清澈,艳而不俗,黄釉与青花相交处,色泽青绿,其格调直追宣窑成窑黄地青花器,为康熙御窑瓷作之典型款识。本类碗自康熙朝创烧即成为清代御窑厂传统品种,历朝皆有烧造,但其中填涂黄地者极为少见,其工艺比单纯青花器更为繁缛,以黄釉为地,其御用地位亦凸显,且本碗状态完好,流传有序,颇值众买家珍视。此外,“清康熙 五彩荷塘图盘”、“清雍正 斗彩团菊纹盘一对”、“明嘉靖 黄釉盘”等等质量上乘的佳品将同场亮相。
在传统瓷器专场中,“清道光 洋彩缠枝花卉纹碗一对”特别引人注目。此类碗为乾隆初年创烧的洋彩器物作品,其所绘花卉曲线及布局均与中国传统画风截然不同,明显体现出巴洛克装饰风之影响。从目前传世品的情况可见,此类被高宗皇帝评价为“花样甚好”的作品,自乾隆初年即成为景德镇御窑厂的传统品种,并一直烧造至光绪朝,是清代官窑瓷作中档次高贵的瓷器品种,其按尺寸又可分大小两类。本对碗为道光朝作品,按尺寸属大者,其精细程度直逼前朝,且为成对流传,甚为难得。此外,“绿彩龙纹罐”也是异常难得的清代官窑传统品种。
玉器工艺品专场琳琅满目,其中“犀角高士图杯”体型硕大,以镂雕工艺琢制而成,人物众多,实属难得的犀角佳作。而“清早期 蚰耳炉”,其古铜表肌,鼓腹圆垄,外底中央,此炉刻款“梅竹山房”,闻所未闻,乃是千古绝品,正与文人契合矣。同时,继三月推出“霞云阁藏中国艺术文献”拍卖专题之后,此次将再次推出,增加了更多精美的中外早期出版的限量版艺术资料,可供大家挑选、研究。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