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宏伟厂房,今日艺术“空间”
位于朝阳区大山子一带的718、798、706等工厂,曾经是极其神秘的军工企业。厂房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前苏联援助,民主德国设计建造。在新世纪,它和北京诸多“村”、“园”一样,已经被重新定义了。一大批艺术家搬了进来,把厂区变成了一个SOHO风格的艺术社区。现在,提起“大山子”、“798厂”,往往会首先想到艺术活动。
但是,这个发展迅速、欣欣向荣的艺术区,却建立在十分脆弱的基础上。艺术家,无论是放荡不羁还是传统保守,都只是过客而非主人。厂方把空置的厂房租给艺术家使用,并非对其情有独钟,只是让厂房发挥一下“余热”而已。在一些传统人士的眼中,所谓艺术区,远不如大商场、大住宅区来得“实惠”。最近,终止租约、拆掉厂房盖大楼的风声越来越紧。为此,个性迥异的艺术家们坐到一起出谋划策,希望能把这个自发形成的、全中国独一无二的艺术区保存下来。当然,也为了保护自己精心呵护的“空间”(艺术家们称自己的工作室为“空间”)。
焦点 人大代表在行动
北京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李象群递交的一份议案,把以798厂为代表的大山子艺术区与城市规划及产权方的矛盾,摆到了桌面上。
这份“关于718联合厂地区保护与开发的议案”,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制止718联合厂地区正在发生和计划中的大规模拆迁行为。邀请建筑、文化、历史、经济与城市战略研究等各领域专家组成专家组,正式评估该地区的潜在价值,在专家组拟订发展规划之前,暂停原有规划的实施。
第二,建议该地区的规划过程透明化、公开化,以便广泛征求意见。
20日记者采访李象群时,他正在修订这份议案,最明显的变化是把“地区”改成了“文化产业区”。
记者看到,议案中写明:本议案是受“艺术区的艺术家、原联合厂部分离退休老干部、社会其他有识之士”正式委托提出的。
据李象群介绍,向人大递交一份正式议案,至少需要10位代表联合签名。而本议案征得了15名代表的签名。“代表们都很支持,”李象群说,“实际上还能征集到更多的签名。”
李象群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是当代著名的雕塑家和设计者。他的“空间”位于著名的“仁俱乐部”西侧,约1000平方米,名字就叫“798工作室”。
虽然去年才到这里来“安家落户”,但李象群和798却颇有渊源。八九年前,最早一批雕塑家进驻798厂时,还在中央美院任教的李象群就常光顾,眼看着小作坊变成大作坊,眼看着一片废弃的厂房,逐渐发展成为集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中心、餐饮酒吧等于一体的艺术社区。“这里有适合艺术家生长的土壤。”李象群说。
关于798厂目前的问题,李象群表示,社区的许多有识之士一直想找有关方面沟通,表达艺术家的看法。今年是他当选人大代表后头一次参加“两会”,正好通过正式渠道向政府提出。记者发现,尽管李象群是在清华大学当选的,但很明显,798的艺术家们都把他当作本社区的代表。
李象群透露,关于议案,他曾和很多艺术家商谈过,上述两个建议,是大家协商一致后提出的,能代表艺术家们的共同愿望。
昨天下午,记者得到最新消息,李象群的议案被人大议案审查委员会通过,正式提上北京市政府的工作日程。根据市人大的安排,今年4月,市人大将派出一个调查小组到798厂参观调研,并组织各方进行会谈。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