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西安一名网友@刘同渡在自己微博上了一段陈绍华说中国艺术发展史书写以北京轴心,书写不完整的问题。具体如下:
@刘同渡:@老贫头陈绍华 :我觉得在中国,很多史料性的东西都是以北京为轴心的,忽视了其它地方,我觉得从治史的角度来讲是一种不完善。既然要写中国的艺术发展史,一定是在一个全国范围内的,不能只看首都,其实很多先锋的东西往往不在北京——引自@西安宋群 主编《本地》
随后,@老贫头陈绍华在自己的微博中以《85新潮展览》为例说:“比如前几年798尤伦斯画廊搞的《85新潮》只字不提81年西安的现代艺术大展,好像武汉也很早。再比如,我于85年在全国率先进行的素描教学改革试验,也只能是地方野史,主流史论文字也未见提及。” 并接着说道:“一切社会资源都流向权力中心,而今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报应,北京,还能呼吸吗?对此,《85新潮展览》策展人费大为很快地给予了回应。
在看过费大为的回复后,@老贫头陈绍华表示:谢谢费先生的回复。事实上,本人并未看过《85新潮展览》,而是听参加过81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几位参展者对《85新潮展》的抱怨,如果事实确实如您所述,本人在此深表歉意。
费大为的回应(《85新潮展览》策展人)
费大为:你好!2007年的《85新潮展览》不能把全部参加85的艺术家都邀请上。所以我的展览除了作品部分以外,还专门化了很大功夫做了一个大事年表,在展厅和画册里都以醒目的位置出现:“1981年,3月2日-3月20日,“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展出了15位艺术家的120件作品,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观众达到6万余人次。”
费大为:每个展览都有预算和空间的限制,这个展览抱着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历史的态度去做,同时也做了大胆的“精兵简政”,虽然得罪很多人,但是终于把策划人应该做的判断明白地做出来了。我反对做人海战术的展览,虽然面面俱到,但还是免不了漏掉一些人,而且展览没有判断,做了也没意思。
费大为:不必把世界看得如此功利主义。88年在黄山会议上讨论如何筹备89大展时就有人提出相同的看法,甚至提倡每个省的参展人数必须均等,才能破除北京的权力中心。当时有人回答,这不是把现代艺术展变成新的美协,新的全国美展吗?所以,离开了艺术问题去讲地方和北京的关系,就变成一个假问题。
【编辑:赵立东】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