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最美博物馆里的生存空间
0条评论 2012-02-01 09:05:26 来源:《商务旅行》  作者:王瑾

名为“生存空间”的展览

名为“生存空间”的展览 

 

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此次名为“生存空间”的展览其实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建筑展,而是路易斯安纳“建筑新域”系列展览的最后部分。“建筑新域”共分四个部分,在“生存空间”这部分里,策展人有意突出了住房与家的不同概念。

 

“如何生活、生活于何处以及同谁一起生活,我们想通过这个展去讨论的不仅是建筑本身,更是通过社会以及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当今世界。”策展人PoulErikT·jner说,“生活或是生存在现在这个世界已经有了不同的意义。全世界各处的人们都在创造着不同的生存方式,建筑师也不仅仅是建筑设计者,而是要在人类的社交网络中集结各种思想并通过建筑体现出来。”

 

策展人认为虽然展览所呈现的是建筑,但是想要表达的主体还是“人”。正如展览中的建筑也不仅仅是房屋外立面的展示,而更多是通过视频、摄影、绘画、模型和装置等手段告诉人们关于这个案例的故事。从上世纪中期勒·柯布西耶设计的16平米样板房到近些年在美国沙漠中进行的看似疯狂的“燃烧者”行动。虽然本次所展示的并不是什么最新的案例,但基于对生存深层次的思考,而后挑选的大量案例也相当值得观看。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览的地下一层部分,策展人营造了有别于展览其他区域的氛围。他们选择了以色列和印度的两个典型城市中的生活片断进行视频以及实物的呈现。这个区域的策展做的相当到位,例如视频观看席的四排座椅都是用从印度收来的旧座椅组装而成。而展览的动线、布局以及标识系统等方面也做的让人印象深刻。策展人PoulErik T·jner也表示,虽然“建筑新域”系列展览已经告一段落,但以人和世界为主题的建筑展还会陆续举办下去。

 

 


【编辑:冯漫雨】

编辑:冯漫雨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