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绝品领衔保利百年书法专场
0条评论 2012-05-26 10:02:1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沈尹默,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其崇尚二王法门的书学思想,在清末民初碑学大盛的书法史大环境中,可谓一股强劲的逆势。但沈老的取法并不是单一的,在其漫长的书法研习历程中,时代所推崇的“碑”与自身所神往的“帖”,都对其书风的形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最终造就了其晚年淳厚、典雅的沈氏书风。在书法论著方面,沈尹默先生许多论及笔法、字法的文章,深入浅出,阐示详实,易于理解,令许多的书学同道受益匪浅。

 

由于受到特殊时代背景的影响,沈老自己留存的许多作品都成为了浩劫中的牺牲品,这也是其晚年作品于当今的艺术品市场上并不多见的主要原因。而本次上拍的十一件沈老遗墨,均是得自大洋彼岸的沈氏后人之手,尤为难得,它们的题材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诗稿底本、录前人名篇和临摹古帖。诗稿部分,为八件沈老自录诗稿底本,其中大部分内容有着浓厚的时代色彩,其中不乏“红旗烈烈”、“从戎不投笔”、“朋友遍天下”、“明年今日便称强”等语句。而本部分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一段沈老与赵朴初先生的唱和之作。

沈尹默(1883-1971) 行书与赵朴初唱和诗(图为局部)

沈尹默(1883-1971) 行书与赵朴初唱和诗(图为局部) 册页 水墨纸本  20×106 cm RMB: 50,000-80,000 说明:沈氏家属旧藏。

 

沈尹默先生在1963年曾发表过一篇论述如何学习二王书法的经典书学论文,题为《二王书法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文章发表后,许多学界、书界的同道都与沈尹默进行了书信的来往,而本次展出的这段与赵朴初先生的唱和之作,便是其中之一。本作中,沈老共录诗三首,题目分别为《朴初看拙作‘二王法书管窥’后以诗相赠即用来韵答谢》、《读朴初诗偶有所酌仍用其韵戏成一首》、《朴初再用前韵见寄辄戏答之》,乃是当时学人往来的真实写照。

沈尹默(1883-1971) 行书一九六六年夏日诗稿(图为局部)

沈尹默(1883-1971) 行书一九六六年夏日诗稿(图为局部)镜心 水墨纸本 31×540 cm RMB: 400,000-600,000

 

诗稿部分中的另一件较为特殊的作品,长约六米,由若干部分接成,在最后一部分中,录诗三首,分别为《从戎不投笔》、《建党诚非过》、《玉楼春·赠湛翁》,所书日期分别为1966年的6月29日和7月1日。据沈尹默相关年表记载,沈老晚年除受迫害之苦外,目疾也困扰着他的研究和创作。1964年,沈老患白内障,并愈发严重;1966年2月,由于肠道疾病,入华东医院手术,即便在眼目和肠道疾病如此严重的情形之下,沈老在6月返沪后,依旧笔耕不辍,此卷便是最好的证明。端详卷末,我们似乎能感觉到沈老所受的白内障之苦,在字与字间的连带和章法的处理上,他非常努力地想保持着像之前一样斋庄中正的气息,却有不及之处,而正是这种矛盾地存在,造成了十分精彩的效果,亦如沈老自己所说,“无色而有绘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韵律”——笔势、字势起伏自然,行气贯穿,可谓形神兼备。

 

沈老录前人文章部分,共有两件作品,分别是录《欧阳文忠公集序》、节录孙过庭《书谱》。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