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匡时拍卖公司和雅昌艺术网联合主办的“收藏寻城记”中国收藏地理发现之旅,于今年7月22日启程,在一个多月的征程中,先后走过成都、长沙、武汉、厦门、广州、杭州、上海、西安。今天来到第九站——沈阳,活动于今天下午二点准时开始。
“收藏寻城记”之“潮流与传统——中国收藏地理文化论坛•沈阳站”由北京匡时、雅昌艺术网联合主办,看历史、第一财经、腾讯网、搜狐网、和讯网、凤凰卫视、辽宁报业传媒集团-辽宁报业传媒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彭定安、原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支运亭、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由智超、沈阳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维新、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晨、沈阳书画院创作研究部副主任马喆、收藏家潘德柏、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董国强等嘉宾莅临现场并就东北地区和沈阳等城市收藏传统、收藏文化和收藏地域特征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沈阳收藏的文化底蕴
北京匡时董事长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收藏寻城记,我们不仅仅选择收藏比较热的城市,更重要的是选择在文化上有代表的城市,我们希望最终得出的中国收藏文化地理报告,是能够代表各个区域收藏发展的程度,反映我们国家整体艺术品收藏的面貌。”
原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支运亭认为辽宁的文化内涵是移民文化和地缘文化的结合。他说:“2000多年的历史造就了沈阳独特地文化特色,从地缘上来说民间文化中积藏了很多历史文化和物质文化,轰动全国红山文化、玉文化等都是;其次沈阳的文化也属于移民文化,可以分三个阶段:一是从明清开始,明朝打败元朝以后设置都尉府,大批的汉人迁移到这里。到了清朝入关以后,大批人员需要到这里来管理;二是民国末年,东北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部队、官员、人口都大量移居到此;三是建国以后,沈阳是作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的集聚地,大批资金、人力和专业人员从全国各地纷纷进驻过来,形成了最近的一次移民潮。
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彭定安认为玉器文化、骑射文化、长城文化、辽金朝代的建筑与雕塑、青铜宝剑、金代院本、高其佩的指画、《红楼梦》与曹雪芹故居等都是辽宁地区文化的特色和亮点,这些都构成了东北收藏市场最雄厚的文化历史积淀。他感慨现在对文物保护的力度还不够。董国强说,彭老这席话正是论坛希望听到的声音,历史是收藏最好的佐证。他认为:“收藏对历史起到很大作用,而且收藏不仅仅局限于书画,收藏一些瓷器,包括很多历史遗迹、遗产和它有关联的东西都是可以被收藏的。收藏需要理念,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向文化理念收藏转变。”
东北地区收藏历史与现状
谈到东北地区和沈阳等城市的收藏历史与现状,原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支运亭认说,沈阳历史文物藏品数量非常大,仅次于北京。他认为沈阳藏家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很活跃。很多沈阳收藏家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到处寻觅,并不惜重金购买捐献给国家。
谈到辽宁现代收藏的品种,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由智超认为岫岩玉的收藏具有特殊的地域特色,是东北特殊的收藏品种。他还认为沈阳目前的收藏市场还处在一个方兴未艾阶段,因为中国很多收藏比较发达的地方,比如上海、北京、广东形成很大一种强大人群,辽宁实际上有很多的文化遗产,所以前景还是被看好的。” 沈阳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维新认为沈阳的个人收藏和企业收藏都是有定向的收藏,这种形式的收藏为自己学术研究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弥补了历史。就这一话题,收藏家潘德柏提出了“设计收藏”概念。他说:“沈阳地区更多的是主题性的收藏,比如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晨收藏已经十年了,他主要是主题性收藏,再比如辽宁盼盼、大连万达集团等企业收藏都是系列收藏。”
辽沈地区的收藏家比较早地涉足艺术市场、参加拍卖,但因为地域、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艺术市场的发展相对北京、上海等城市来说要弱很多。潘德柏认为目前东北的收藏可能还处于资本主导的第一阶段。东北地区画家的价格不高,潜力尚未被挖掘,所以被排除在本地藏家的收藏范围之外。另外,东北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流动性也不高。”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晨认为,在沈阳艺术市场中,艺术创作非常丰富,但欠缺艺术产业链条中的经销商角色,而且还缺品牌打通的过程。
沈阳艺术家为什么不受本地藏家追捧?
沈阳和西安等一些城市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文化积淀比较厚、居民生性淳朴。但本地藏家对本地艺术家的追捧程度却差别很大:西安特别追捧本地艺术家作品,而沈阳藏家对本地艺术家却并不感兴趣,为什么造成了这种巨大的差距?
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彭定安认为辽宁对于文化遗产和文物的重视度不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沈阳书画院创作研究部副主任马喆觉认为:“我们在本土画家的梳理、定位上,没有对他们进行细致的个案研究,我们只是把他们作为叙述的方式来谈。这个叙述的方式也只是在艺术界内部解决,我们本地的人对本土画家所做的贡献不够清楚,需要我们加强这方面研究、梳理,目前我们连一本完整的学术研究成果没有。”收藏家潘德柏认为相对于西安,沈阳画家未能形成合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西安有长安画派、黄土画派,都是以集团军的形式出现的,他们形成一个很大的合力。东北一些画家虽然基础好、创作成就也很高,但是他们到现在没有形成这个合力,无法取得集团效应,走出东北。” 沈阳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维新谈认为:本地区书画家没有市场的原因实际上是多层面的,领导不懂或不重视,更重要的是经济环境。如果经济好的话,大家都开始投资艺术,就会越买会越热,越买会越好。
结合本地收藏市场现状,董国强在论坛最后给东北的藏家提出了一些积极性建议,包括关注本地艺术和掌握辨别真伪的能力。“一是关注本地的艺术。因为从艺术品来说,资源在不断的萎缩,价格不断暴涨。作为一个刚刚入门或者说刚刚想要参与艺术品收藏的人,你可能现在面对一件动辄百万、千万的作品,这个胆量是需要有一个培养的过程。”董国强认为藏家从当代书法家入手,是比较合适的途径,“一是没有真假的问题;二是辽沈艺术家价格在大大被低估,或者说根本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稳定的市场,这个时候我认为有很多投资机会;对于购买艺术品来说,掌握辨别真伪的能力,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掌握市场行情难度不大。”
据悉,论坛结束随后两天北京匡时将会为2012年秋拍展开公开征集,匡时的专家顾问和业务骨干将会为东北地区的藏家提供专业的市场咨询和委托拍卖的服务。征集范围有中国书画、瓷器杂项和油画雕塑等。同时,北京匡时也将会在雅昌艺术论坛上同步进行线上征集,望广大藏友大力支持!
北京匡时2012秋拍沈阳公开征集
时间:9月20日—9月21日
(上午9:00——12:00;下午13:30——18:00)
地址:辽宁报业传媒集团5层大会议室(沈阳和平区青年大街356号)
“收藏寻城记”专用邮箱:gkzj@council.com.cn
【相关阅读】
【编辑:宋林林】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