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艺术电商争夺在线收藏市场
0条评论 2012-10-11 17:29:45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Shane Ferro

   \
    不久前一篇关于「艺术高科技产业」(我们提出的概念)的文章中,ARTINFO 引用了 Montage Finance 咨询公司专家詹姆斯·海奇斯(James Hedges)的一段话,他说过去五年里冒头的这些新艺术网站「不过就是些言过其实的海报公司」。这当然是对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的过于简单化的总结,近年来有许多投资者都把宝压在这些网站身上,期待互联网给艺术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然而,这话的确还是说明了一些事实,其中一些网站正在花大价钱争夺复制品和多版艺术品的在线交易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海报终归还是个挣钱的买卖。在视觉艺术越来越具备一种媒体气质的今天,一些人在打一个传统藏家范围以外、但依然相对高端的受众群体的主义,也是很自然的——这些人可能不会画上几十万美元买真正的艺术品,但还是乐意买一些「墙上装饰品」的。这些公司的盈利都还没到几百万美元的级别——但起步总归是这样,而且它们已经吸引了不少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些网站能否在年轻的新生代中间培养出成熟的在线艺术收藏习惯,还是个未知数。但是投资者们正斥巨资赌他们能做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这次比较中挑选出的三个网站都在纽约,在艺术和科技两个领域都有扎实的基础——它们有一些共同点,似乎可以看作是它们获得比较成功的销售业、在低端市场的势力逐渐增强的原因。它们都有凭借聪明和经验称王称霸的潜质:热衷于线上线下的新藏家培养;真诚地希望将当代艺术普及化,但又不自贬身价。虽然几家公司都没有提供财务报表,但它们都声称收入不菲,货品销售一空,越来越受到新兴藏家的青睐。那么它们到底做了什么来说服别人买它们的艺术品呢,它们在这场竞争中有什么打算呢?ARTINFO 展开了调查。
 
  20X200
 
    负责人:作家、策展人、画廊主、企业家、Jen Bekman 计划创始人简·贝克曼(Jen Bekman)

    业务:20x200在网站上称他们要「把关注设计的消费者变成艺术品藏家。」他们已经获得了290万的风投,另外贝克曼表示公司在2011年增长了70%,预计今年可以在规模上翻一番。网站主要和新晋艺术家合作,致力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当代艺术方面的教育。「不买艺术品的人要比买艺术品的人多很多,」贝克曼解释说。在她看来,这个群体有许多尚未被发掘的潜能。许多人有购买的意愿,但是「没有人尝试卖给他们。」为此,20x200打算做好宣传工作——教育是他们的一大重点——告诉大家人人都可以作藏家,最少只要24美元(加上运费)就够了。
 
   贝克曼还注意到,她的网站和画廊乃至那些经营原作的网络经销公司都是不构成竞争关系的。「我无意把画廊的体验转移到网络上来,我要吸引的是新藏家,」她说。「我不会花时间去做画廊体验和在线体验之间的转译工作。」此外,ARTINFO 所了解到的是,20x200的 Amazon 式的推荐功能不比还在 beta 测试阶段的 Art.sy 项目差。
 
   价格:24–2,000美元(这个价格还有可能增加,尤其是加画框以后)
 
   线下实体:20x200只是贝克曼的几项投资中的一项。她在纽约还开有一间画廊,主办了一个艺术家的摄影竞赛。这三项工作都是她的事业的一部分。「在实体世界的活动让人们可以看到产品实物,看到我们的装裱上框,这样去线上交易的时候就有信心了,」贝克曼说。
 
  ARTSPACE
 
  负责人:前投行家克里斯·孚鲁恩(Chris Vroom)和前 Daily Candy 首席运营官凯瑟琳·莱夫尼(Catherine Levene)
 
  业务:三家网站中,Artspace 在中端市场的势力最大,手头有一些类似翠西·艾敏(Tracey Emin)、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和安德里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这样的顶级艺术家的印刷品,价钱最高可以达到25,000美元(而且这个价位显然是能卖到断货的),还有一些原作——据孚鲁恩说,这条路他们今后还会更多地尝试。孚鲁恩注意到,在市场的这个区域里,互联网在招揽国际买家上是最方便实惠的,因为即便是能画上两万美元买印刷品的人也不可能一年里参加多个艺博会。孚鲁恩称网站每个月唯一访客人数约80,000人,这样的访问量显然比实体画廊要多,已经开始向艺博会的级别延伸——事实上这个数字几乎等于上月初军械库展的总人数——只不过 Artspace 是每天都开门的,不像艺博会一年开一周。「我们的规模大概要比其他公司打50倍,」孚鲁恩说。(ARTINFO 通过 Complete.com 和 Alexa 进行了查证,这两个服务本身并不完美,但用来比较还是可以接受的,两个网站列出的流量,Artspace 都要比 20x200 略小,但比 Exhibition A 和其他 Paddle8 这样的站要大多了。)Artspace 同样也表示他们的运营对画廊的核心业务是不妨碍的,而且还是一种互补——高价位的销售不太会通过匿名的互联网来进行,但通过 Artspace 来出售印刷品可以以轻松的交易形式帮助画廊减轻印刷品的库存压力,同时又能接触到更年轻的、懂网络的藏家。孚鲁恩断言,电商领域正在经历「消费体验和行为的革命」。虽然「艺术界从高科技角度不怎么跟的上时代,」他说,但人们已经在网上买汽车、珠宝和高档时装了。为什么不能买艺术品?不过还有一个关键问题,要开辟一个新的市场门类需要对公众进行教育。如果不进行高额的知识投资,花大笔钱买个当代艺术品是没什么道理的。为此,Artspace 正下大本钱建立一个提供艺术家的百科全书供访客使用。我们注意到还会出现一个周边印刷市场,为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生产印刷品、摄影作品、雕塑(在博物馆商店等地售卖)。
 
   价格:200–125,000美元
 
   线下实体:Artspace 正在花很多精力制作一系列上档次实体世界的活动。网站最近开始主办一些访谈,用户可以观看(以及参与)在通过网站销售的艺术家的谈话。前两期分别时艺术家 Mark Dennis 和 英杨,下周将会有有万众期待的大红大紫的冰岛表演艺术家 Ragnar Kjartansso(歌手比约克的表妹)。在教育方面,Artspace 会为新藏家举办一些活动,指导他们如何开始建立一个收藏,此外还有和艺术家、博物馆和画廊合伙人有关的活动。网站去年秋在巴塞尔迈阿密艺博会上举办了一个早午餐会,旨在为 Nick Dave 的 Mary Boone 和 Jack Shainman 画廊双展提供支持,另外今年的军械库展上在新美术馆办了一个活动。他们还和许多艺博会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全部在美国:新芝加哥博览会、德克萨斯当代艺术博览会、旧金山 artMRKT、汉普顿 artMRKT 和纽约的 AIPAD 摄影展,后者中展出的作品目前在网站上到处可见。
 
   EXHIBITION A
 
   负责人:创始人包括时尚设计师辛迪娅·劳利(Cynthia Rowley)及其丈夫、画廊主(Work of Art 评委)比尔·鲍尔斯(Bill Powers);劳利的前商务总监 劳拉·马丁(Laura Martin)。
 
   业务:「我们的确在墙面装饰市场打了价格战,这个领域的风气在我看来实在是相当糟糕,」马丁说。她觉得二十来岁这批人中间有一些对当代艺术感兴趣但是缺乏购买力的人,这是一个尚待开发的市场。她找到劳利和鲍尔斯,一起创办了 Exhibition A,试图在「比海报要高档」但又不至于能进入当代艺术原作市场的这个范围里寻找机会。他们的网站用户基本上在25–45岁这个年龄段里。鲍尔斯在艺术界的人脉让公司能够吸引到像理查德·普林斯这样的大牌,以低于1,000美元的价格在网站上卖限量版的作品——据马丁说,其中一个版本在花了12分钟就销售一空了。为什么一个能卖出六七位数价钱的艺术家愿意去做一件1,000美元的印刷品呢?她的回答很干脆。艺术家总是乐意在不需要做新作品的情况下创造格外的收入来源的,」她说,「而且,这也是挺好的宣传。我们的会员看到这些项目启动的时候都很兴奋。艺术家能够接触到一些新的客户群总归是好事
 
   价格:150–1,200美元
 
   线下实体:Exhibition A 在线下也有不少的业务,合作伙伴也越来越大牌。他们先是在麦迪逊大街的高古轩做了一个临时店,后来又移到 Colette 的时装店,现在正在上东区 Barney’s 百货公司的9楼做展览——据马丁说他们的印刷品在那里卖疯了。Barney’s 的 The Window 博客说,“这很好理解:你可以在去 Fred’s 喝咖啡的路上买上一个收藏品啊。”

 


【编辑:张雪梅】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