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瓷器:东西方“通吃”的皇权艺术(一)
0条评论 2012-10-11 10:22:07 来源:瓷库中国 作者:李柔

海外赝品不比国内少

国内艺术品市场一直以来为国外收藏家所诟病,其中主要一点,是国内藏家大部分功利心过重,对文物历史方面的鉴研和美学方面的赏析非常欠缺与漠视,这直接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以景德镇为首的瓷器造假行业大批崛起,20世纪90年代末新仿品乃至乱仿品被海量投入收藏市场,部分高仿品甚至投放至海外拍卖市常

海外赝品量有多大?向阳介绍,这个比例与国内相似,约为80%-90%,“不过除近年国人以‘埋地雷’形式输出外,多为晚清民国老仿以及中国当年出口创汇之‘建国瓷’,其中一些已经粗具可藏性。这也是国外与国内赝品比例的不同之处。”

钱伟鹏于20世纪90年代初被国家文物局外派到英国,负责文物回流工作,他介绍:“现在海外的赝品量几乎要和国内相等了,唯一的好处是真品中精品比较多,这对眼力的要求就更高了。”

至于国内的瓷器交易市场,就真赝比例而言风险更大,不断被大众媒体曝光的拙劣的“仿品”对有一定常识的收藏者不会构成障碍,最怕的是景德镇出产的高仿赝品,以十几万、几十万的工本烧造,再投放到市场,与真品同放在精美的展台上,杀伤力极强。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