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艺术是西方工艺美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风格之一,也是欧洲宫廷艺术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法国塞夫勒瓷器与德国麦森瓷器、英国韦奇伍德-碧玉炻器等皇家瓷器一起,曾经称霸欧洲近两百年。
从巴洛克到洛可可
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1715,在位时间1643年-1715年)为削弱官员与贵族的权力,在巴黎城郊建造了巨大的宮殿——凡尔赛宫,并于1682年启用。他要求众多官员贵族家族迁入宫殿,以奢华的生活吸引贵族们的关注,消磨他们与皇室对抗的意志。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内,达官贵人聚集在一起,举办各种舞会宴席,礼仪沙龙,过着极乐而悠闲的生活,同时也为后来推动法国文化艺术起到了巨大作用。
17世纪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是巴洛克的时代,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宫廷艺术。巴洛克艺术洋溢着男性的尊大、庄重、宏伟的气氛。作为拉丁民族,法国人视自己为古罗马的继承人,视罗马帝国为光辉榜样,希望在法兰西土地上恢复古罗马帝国的宏伟艺术风格。路易十四念念不忘建立统一的官方文艺风格来称霸欧洲。路易十四过世以后,昔日的道德规范、义务责任、荣誉意志的英雄史诗被路易十五的风流浪漫的男女情调,以及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风格所取代。
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是洛可可时代,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宫廷艺术。从巴洛克到洛可可的变化标志着法国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富有自由探索精神的启蒙运动的开始,以及传统宗教势力与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
洛可可(ROCOCO)艺术是流行于18世纪前期的一种艺术形式,又称“路易十五式”。来源于法语rocaille,原意是“贝壳式”,延伸涵义为“像贝壳一样闪烁”。
洛可可艺术从大自然中吸收养分,运用各种贝壳、莨菪叶饰相缠绕形成涡形纹饰,花卉、流水般的曲线。同时,也受到东方庭园、花鸟纹样等艺术的影响,还从中国丝绸、瓷器、漆器、家具的图案与造型中吸取了灵感。洛可可艺术在构图上强调不对称,造型的基调常用S形曲线、卷涡、波状和浑圆体。洛可可艺术色彩十分娇艳,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以达到轻盈、纤细、优雅、精美、浮华、繁琐的效果。洛可可艺术出现于绘画、雕刻、首饰、家具、陶瓷、染织、服装、室内设计与建筑艺术等各领域。
洛可可的艳情艺术代表了法国宫廷皇室、上流社会的享乐生活的情趣,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一度风靡整个欧洲。18世纪后期逐渐被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所替代。19世纪初期,随着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洛可可被拿破仑从法国剔除出去。
路易十五与蓬巴杜夫人
路易十五(1710-1774,在位时间1715年-1774年)执政的早期受到法国人民的拥戴,虽然他无力改革法国君主制和他在欧洲的绥靖政策,却神奇地延续着整个濒死的皇室。他死后被称为最不得人心的法国国王之一。
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众多大臣贵族纷纷搬出凡尔赛宫。1723年路易十五亲政,并于1745年将宫廷又迁回凡尔赛宫,恢复了以凡尔赛宫为中心的宫廷生活。给宫廷艺术家和艺术时尚带来了变化,艺术风格亦随之而转变。
路易十五时期,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了理性思维,使人们认识到了旧社会制度的缺点。从皇宫贵族到世俗教会,都弥漫着放荡的品行与奢华的风气,传统思想道德标准荡然无存。
法国的文艺沙龙
文艺沙龙是由上层贵族夫人主办,邀请相关宾客参与,彼此交流文艺思想或学术观点的一种社交形式。据称文艺沙龙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意大利,在17至18世纪流行于法国。此后逐渐演变为哲学、文化艺术的启蒙运动与传播形式,或延伸为一种礼仪学校。
1607年,居住在卢浮宫附近的法国贵族朗布依埃侯爵夫人(1588-1665)在自己的官邸举办了一个文艺沙龙,并逐步制定了各种规则,成为早期欧洲最著名的艺术沙龙之一。沙龙一直延续到侯爵夫人过世。
18世纪是法国沙龙文化的全盛时期。这种以女性为中心的沙龙活动,往往是少数较为熟悉的贵夫人的社交活动,一般都是在小型的房间坐成椭圆形圈子。因此路易十五时期的椅、桌、柜等家具趋向小型化、女性化。蓬巴杜夫人
蓬巴杜夫人( 法语: M a d a m e d ePompadour,1721-1764)是法国皇帝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成为路易十五的情人与私人秘书,并被封为侯爵夫人。蓬巴杜夫人是一位铁腕女子,凭借自己的才色,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当时法国的政治和文化艺术。
蓬巴杜夫人推崇以美化女性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男性前面头发向上梳起,女性前额留一绺卷发被称为蓬巴度夫人发型。她热衷于装饰艺术与建筑艺术,更是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积极倡导者。她参与了戴弗农公馆(即现在的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豪宅、巴黎协和广场等处的设计或改造,将凡尔赛宫按照洛可可风格重新装修。
蓬巴杜夫人以富于情调的生活方式与对感官形式美的大胆追求成为那个奢华时代的诠释者。蓬巴杜夫人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宫廷以及法国的生活时尚与艺术倾向,并影响了整个欧洲,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摇摇欲坠的法国呈现出一片奢华与盛世的柔美媚人景象。
洛可可艺术是蓬巴杜夫人倡导的、以女性为中心、以文艺沙龙为舞台的优雅与时尚,显得颇为矫饰与柔弱,对全世界艺术设计与时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塞夫勒(Sèvres)皇家瓷器
据称,蓬巴杜夫人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塞夫勒皇家瓷器。自17世纪后期开始,因晶莹、洁白而半透明的东方瓷器在欧洲的出现,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英国、荷兰等多国沉浸在发现制瓷奥秘的狂热竞赛中。1709年德国麦森瓷厂首先成功试制了类似东方瓷器的硬质瓷器。
法国塞夫勒皇家瓷厂(m a n u f a c t u r enationale de Sèvres)的前身是建立于1740年的万塞纳(Vincennes)陶瓷厂。1745年,路易十五授与瓷厂特别许可,并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早期产品主要是仿制德国麦森瓷器以及中国与日本瓷器,大部分为花瓶、茶具、咖啡具等,希望由此提高法国的瓷器产量与质量。
奥瑞·福维过世后,瓷厂一度出现订单增加、财务亏损的管理混乱局面。获得路易十五情妇蓬巴杜夫人的支持后,1756年,工厂迁移到了塞纳河边巴黎西南面的小镇塞夫勒。瓷厂离凡尔赛相距不远,更便于蓬巴杜夫人对皇家瓷厂生产与管理的直接参与。因瓷厂财务不断出现问题,1759年蓬巴杜夫人出资购买了瓷厂的全部产权,皇家瓷厂的冠名一直延续到1793年法国大革命。
瓷厂的成功归功于两位关键人物。1748年,青铜铸造与金饰品专家让·克洛德·杜普雷斯(Jean Claude Duplessis,1695-1774)被派到瓷厂担任艺术总监,负责模具设计。杜普雷斯将青铜、银器等金属器皿的传统工艺与洛可可艺术造型引入了瓷器设计与生产。1750年,画家让·杰克·巴契利尔(JeanJacques Bachelier,1724-1806)被派到瓷厂担任绘画部艺术总监,负责瓷绘设计。
1753年,塞夫勒瓷厂的四分之一股份属于路易十五皇室。瓷厂不仅垄断了彩绘、镀金、堆塑等陶瓷工艺,技术工人离职也受到限制。同时瓷厂还获得皇室的特别许可开始使用双“L”的皇家标记。
塞夫勒瓷器在欧洲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贡献。
软质瓷
塞夫勒瓷器以软质瓷( S o f t p a s t eporcelain)而闻名。1673年,路易(Louis PoteratFaience)发明了软质瓷。他于1696年过世,却没有留下陶瓷材料的配方。软质瓷是一种含有玻璃料的陶瓷品种,其硬度与白度均不如以高岭土为原料的真正瓷器。但是软质瓷富有奶酪般的肌理,与其他陶瓷色料结合良好,使得塞夫勒的彩绘瓷器形成一种无可替代的特别风格。
经过长期的勘探,1768年,瓷厂的两位技术人员终于在利摩日(Limoges)地区发现了高岭土。这是法国陶瓷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后,当地逐渐成为法国最重要的陶瓷产区。1770年,塞夫勒瓷厂得以正式生产硬质瓷。但是因釉上颜料与硬质瓷的结合远不如软质瓷,塞夫勒瓷厂还是保留了软质瓷的生产。
素白瓷
1 7 5 7 - 1 7 6 6年期间,著名雕塑家艾蒂安·莫里斯·芳库内(Etienne-MauriceFalconnet)担任法国塞夫勒皇家瓷厂的雕塑总监。也许是受到当年出口欧洲的中国德化白瓷的影响,他创建了一种写实风格的素白瓷雕塑。这类雕塑采用了一种含玻璃熔剂、温度略低的“软质瓷”。素白瓷借助石膏模具成型工艺,不施釉彩,略带象牙白的效果,以仿制价格昂贵的古希腊、古罗马风格的大理石雕刻。因这类小批量生产的素白瓷雕塑有别于德国麦森彩瓷雕塑,曾经一度在欧洲非常流行。
陶瓷色料与彩绘瓷器
塞夫勒陶瓷材料与工艺也获得了很大突破,窑炉结构、烧窑方式等均有很大提高。1750年代初,塞夫勒瓷厂先后成功研制了镏金工艺与丰富而艳丽的釉上颜料,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风格:开光彩绘与艳丽底色相结合的装饰形式,即以某一艳丽的颜色与金线装饰作通体基调,正面或前后开光彩绘图案。研制的釉上颜料包括粉红、翠蓝、嫩绿、豆绿、紫色、鹅黄等等。这一风格为法国瓷器增添了亮丽的光彩。同时石膏模具注浆工艺导致瓷板生产成功开始,并激起了陶瓷釉上彩绘的流行,导致众多瓷工竞相复制世界名画的瓷器绘画形式。
洛可可艺术以法国路易十五时期上流社会享乐主义生活为主导,出现了大量精美华丽的装饰风格,绘画领域则是大量全裸和半裸的妇女题材。宫廷画家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7)的绘画作品被大量复制在瓷器彩绘上。这种享乐主义与充满乐观的自信,导致了个人感情与审美的高雅化,以及对牧歌式的、轻松愉快的抒情主题的追求。因此,洛可可艺术也是思想道德上的解放在艺术领域的一种表现。
洛可可艺术中的典型绘画题材为花园里的情侣活动,如荡秋千或吹箫课程。女子在荡秋千时不会直接受到纠缠,同时可以卖弄风情。“吹箫课程”中,牧羊男孩殷勤优雅,女孩表现出或矜持或顺从的暧昧、既天真又成熟的妩媚。这类绘画表现了远离宫廷现实与尘世的宁静和田园诗意的气氛,表现了无拘无束尽情戏耍的乐趣,展现了摆脱一切理性思索而获得感官愉悦的场面,以及人性中最温柔的情感。
当时,塞夫勒瓷器的此类雕塑作品被欧洲其他瓷厂大量复制。在另一方面,这类艳情艺术也引起了英国部分人士的谴责,批评洛可可艺术与法国社会的伤风败俗。
塞夫勒瓷器改变了宴庆礼仪
法国烹饪历来享有盛誉。法国烹饪不仅讲究烹饪技术,更讲究餐饮的形式与礼仪。在精美的瓷器出现在欧洲之前,皇宫贵族宴请也仅能使用厚重的陶器或单色的银制餐具。精美的瓷器餐具的出现甚至改变了法国菜肴与宴会风格。路易十四时期,茶、咖啡、巧克力等饮料成为上流社会的一种流行时尚,人们对瓷器的需求也达到了空前。
塞夫勒瓷器中兼有各种装饰性的雕塑与实用型餐具或饮具,然而,绝大部分精美的瓷器还是被视为艺术装饰品加以陈列,而不会被作为日常用品。塞夫勒瓷器曾经常被王宫贵族用作外交礼品。
瓷器与金属、家具等装饰工艺结合
塞夫勒瓷器将与镏金青铜、雕刻家具、银器首饰、钟表等装饰工艺的结合发展到极致,如精美的瓷器镶接镏金的铜把、底座,彩绘的瓷板镶嵌在雕刻家具的橱柜或桌面上等等。
作为法国的一家皇家瓷厂,塞夫勒瓷厂拥有大批顶级的画家、设计师与金属工艺师。瓷厂在丰富的釉上色料与镏金、器物造型与金属附件加工等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就。塞夫勒瓷厂的产品从软质瓷器到硬质瓷器,挑战了瓷器精致、优美与豪华程度的极限,各类瓷器无不金璧辉煌、华丽富贵。它的风格对欧洲生产风格影响非常深远。当时法国的瓷厂数量与瓷器产量均为欧洲之最。
新古典主义的兴起与洛可可艺术的退潮风靡一时的奇想多变的洛可可风格随着蓬帕杜夫人的亡故而终止,被路易十五另一情妇杜巴利夫人倡导的新古典主义所取代。随着意大利庞贝古城的考古发现,整个欧洲兴起了一场复古的热潮,导致1780年代新古典主义的流行。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804年拿破仑称帝,以雄心勃勃的气势,一扫娇柔狐媚的女性风格,以图征服欧洲大陆。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璀璨之处与生命力,远远超出了法国路易十五的那一时代,至今还被公认为19世纪后期新艺术运动的前奏。
塞夫勒国家陶瓷博物馆
塞夫勒皇家瓷器是法国最重要的陶瓷文化遗产。塞夫勒瓷厂的生产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后期。塞夫勒瓷器的风格对欧洲生产风格影响非常深远,瓷器产量也为欧洲之最。
法国塞夫勒国家陶瓷博物馆(Muséenationale de Sèvres)座落于巴黎西南郊外,塞纳河边,位于巴黎市中心与凡尔赛宫之间。
陶瓷科学家亚历山大· 布朗尼阿(Alexandre Brongniart,1770-1847)自1800年起担任博物馆艺术总监。布朗尼阿上任以后,开始对瓷厂过去生产的各类陶瓷器物作了整理,归档。1824年,在瓷厂的旧址上正式建立了据称是欧洲最早的陶瓷专业博物馆。接受捐赠、与其他国家瓷厂互换等方式,奠定了博物馆的藏品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博物馆遭受了巨大破坏。1942年`3月3日,17枚炸弹落到了瓷厂与博物馆,仅清理废墟就花了数月时间。战后,在文化部的支持下着手重建,1955年开始设立各陶瓷分馆,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博物馆规模。
今天,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众多欧美博物馆均有不少塞夫勒瓷器藏品。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