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价拍卖 机遇风险并存
0条评论 2012-10-12 09:54:32 来源:投资时报 

\

\

日前,北京博观2012当代玉雕名家精品无底价拍卖会以总成交额591万元落槌。近些年,无底价拍卖在各大拍卖公司流行起来,随着收藏热的逐渐升温,各大拍卖公司也随之放下了它的架子,艺术品投资也不再只是有钱人的游戏,更多的普通投资者开始参与其中。但也有不少投资者心存疑虑:无底价拍卖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上拍的作品又是否同其他藏品一样具有艺术价值?

走近百姓

无底价拍卖又称无估价拍卖,即拍卖公司对拍卖品不设定底价,由竞买人自己竞相报价,由报价最高者购得。

早在1997年,东方国际拍卖公司就以北京报国寺为基地,定期举行民间收藏品拍卖会。由于采用了无底价的方式,聚集了京城收藏者的人气和买气,被称作是“老百姓的拍卖会”。而嘉德在线的网上无底价拍卖则吸引了一些网民的收藏兴趣,他们先是将拍品收来做细致的鉴定,然后将照片发布到网上,收藏者可以在网上竞价,随后在每个月末定期举办拍卖会。这种交流的便利性和其拍品价格档次的丰富性,不仅是拍卖形式上的创新,使得拍卖更加接近寻常百姓,而且降低了艺术品收藏的门槛,让收藏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和大众文化。

然而,“无底价”并不真的是无底价,100元起拍也已经很少见。在三五年前,市场中的无底价拍品被“约定俗成”为200元起拍。而拍卖场上,这些作品真的以200元的底价成交,还是最终拍出远高于200元的价格,就无人能预测。不过,这个“底”近年已经逐渐提高至500元。

近年来,无底价拍卖日渐火爆。在今年4月落槌的北京保利第10期精品拍卖会上,拍卖现场气氛热烈,拍品绝大多数均为无底价拍卖,成交额近1.2亿元,其中黄胄《马上角力》以336万元名列榜首,古代书画魁首沈周的《连山夹涧图》拍得201.6万元,瓷器杂项头名袁熙坤的《金虎呈祥》也拍出308万元。

东方国际拍卖公司负责人鲁民说,实行无底价拍卖,就是为了吸引各路藏家,让那些喜欢玩的,有能力玩的和刚学着玩的人都能参与进来。特别是那些刚学着玩的收藏者,他们可以通过无底价拍卖这种形式培养收藏素养,了解拍卖程序,熟悉游戏规则。

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开始参与到小型拍卖会中,而无底价拍卖藏品吸引了更多的人争相报价。在无底价拍卖中,有的藏家怀着捡漏淘宝的心态,有的新手藏家则趁机练手。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