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的慈悲——森内敬子、弘云笔下的观音”登陆东京画廊
0条评论 2012-10-14 13:28:56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刘娅

“艺术中的慈悲——森内敬子、弘云笔下的观音”作品展开幕式上,东京画廊总监田畑幸人发表讲话

“艺术中的慈悲——森内敬子、弘云笔下的观音”作品展开幕式上,东京画廊总监田畑幸人发表讲话

“艺术中的慈悲——森内敬子、弘云笔下的观音”作品展开幕式上,东京画廊总监田畑幸人发表讲话  2012年10月13日下午4点,“艺术中的慈悲——森内敬子、弘云笔下的观音”,在北京798艺术区东京画廊开幕。作为东京画廊+BTAP进驻798艺术区的十周年特展,该展览同时呈现了中国佛像艺术家弘云的33幅水墨观音画像与日本艺术家森内敬子的33幅丙烯抽象观音画像。

 以现代艺术为主的东京画廊,其实最初主要是从事欧洲宗教艺术传播,而且在该方面做得也比较成功。所以,在东京画廊+BTAP进驻北京798十周年之际,他们感到在21世纪这个重要时刻,东京画廊还得回到原点,在亚洲宗教文化传播方面多做些事,让宗教文化更加得深入人心,让人们更加有爱心和慈悲心。而观音作为亚洲宗教文化广泛被认可和熟知的典型形象,自然就成了此次十周年特展的主题,弘云和森内敬子也都是受东京画廊之托,专门为此次展览分别创作了33幅观音画像。而之所以都是33幅,是因为在佛教文化里,有经典的“33观音”这一故事传说,它代表了众生有苦难需要观音搭救时,众生映现在世间的33种形象。而此次展览,正是想通过对弘云具象的33观音像和森内敬子抽象的33观音像的对比展出,来思考艺术与佛教的关系。

 早在八十年代,就通过临摹和修复著名佛教壁画的方式,进行了不少观音题材创作的弘云,在九十年代留学日本后,又积累了佛教题材的大量资料,同时还通过将日文版本的经书翻译成中文等工作,也丰富了其宗教艺术方面的知识。但因为中国艺术文化影响的根深蒂固,所以其创作风格并没有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而且,在他看来,水墨作为中国文化传承里广受世界褒奖的艺术奇葩,它所表现的浓淡、虚空和变化,更能接近宇宙的特点,所以他觉得用水墨来创作观音,能更好地体现他对观音的各种认识。同时,他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唤醒国民的慈悲心,以及对宗教艺术的喜爱。他觉得,这就像在人们心中埋下了种子,迟早人们会感受到佛教艺术的感染力。而在中日政治关系紧张的这一特殊时刻,之所以应邀在东京画廊参与此次展出,他也表示,其实这个展览很早就筹备了,但因为突如其来的事件,让他也有了犹豫。不过他的很多朋友都说,在这个时候,不仅不能取消展览,而且更要好好举办此次展出,因为,宗教是无国界的,主张大慈大悲和博爱的观音文化,只会教育和感化人们,让人们更加冷静地去思考和看待问题,这只会起到积极作用。所以,弘云前后花费了共计半年多的时间,创作出了这33幅具象性地体现观音的端庄、凝静和慈祥形态的水墨观音画像。

 而作为日本画坛常青树的森内敬子,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七八岁就已经开始诵读诗经,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现年69岁的她,在50多年前,就突然想表现宇宙,从那时起,就有了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其中包括有油画和立体画。20世纪90年代开始,她开始进行“宇宙曼陀罗”作品系列的创作,作品中出现了对角线和螺旋形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用金箔和宝石为原材料,加上历史地域文化的渲染,从外太空宇宙的角度来观看地球是森内的一个特点,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开始画观音像。花费一个多月时间最新创作的这批在该展览中展出的33观音像,也是出自该作品系列。森内敬子表示,之所以要画观音像,没有特别的缘由,就是很自然的创作灵感。而她创作的这些色彩绚丽的抽象观音画像,也正是基于她对观音的印象和感觉,她也只是客观地呈现了她所认识的观音所传递的慈悲。

 据悉,此次展览将一直持续至11月18日,为期37天。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