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高价之下仍难掩羸弱之踪 名家珍藏受追捧
0条评论
2012-10-15 11:38:3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方翔
名家珍藏受追捧
究竟怎么样的拍品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但是有一点是市场共识的,这就是名家珍藏永远不乏拥趸。尤其在市场明浊难辨之时,这一现象更为凸显。
香港苏富比此次秋拍推出的“胡惠春旧藏”清代单色御瓷专场拍卖全部成交,这无疑是目前市场上的一个非常难得一见的现象,其中清乾隆松·石釉浮雕缠枝莲纹石榴尊以2306万港元成交,无疑是单色釉瓷器中的一个高价。
中国嘉德在香港拍卖市场上的第一拍品选择了任伯年《大吉图》镜心,虽然估价只有28万至38万港元,成交价则达到了460万港元,这件作品不仅寓意吉祥,更为重要的是其曾经是上海九华堂笺扇店的主人朱锦堂的旧藏,其于光绪十三年(1887)开设九华堂笺扇店,以制作经营纸笺、印泥,装裱书画和承接海上名家字画的代理闻名国内外收藏界,与任伯年更是莫逆之交,故宫博物院所藏《三友图轴》即为任伯年为朱锦堂所作。
对此,将在今年秋拍中继续主打“海上旧梦”文化品牌的上海崇源总经理季崇建表示,从一个主题到专场拍卖,再到十周年之际的大型拍卖全部以“海上旧梦”命名,是要表达对那些历经磨难将各类艺术品保存至今的家族的崇敬。同时也是为越来越重视藏品来源的收藏家们提供清晰的流传线路。
“以此次拍卖的一件潘天寿创作于1928年的《墨牛图》为例,这件作品是近代学者、书画名家蒋玄佁旧藏,其中一段题跋非常有意思,‘张雪蕉谓余画有强盗气,此语已十年矣,顷作水牛,荒涧粗悍之气,滔滔泊泊流出纸端,知狂放之一如昔日也,奈何。高丽纸粗拙似不堪作画,而用墨别有清畅趣,可喜,寿补记。’显示出这幅作品的绘制中,潘天寿对于绘画的一种追求,这在一般的应酬之中是看不到的。”他解释道。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