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艺博会(组图)
0条评论 2012-10-16 17:11:3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晓阳

新闻标题

艺博会现场

2011年以来,洛杉矶艺博会向中国画廊敞开大门,为“中国制造”进入洛杉矶乃至美国市场提供了一个绝佳舞台。

艺博会设立中国部,从参展申请、美国签证、作品运输、展览布置到会场事务,都给予细致周到的协助,为参展商扫清了语言和文化障碍;开辟中国展区----China Today(今日中国),让中国风集中展现,也为藏家提供了鉴赏收藏的方便;艺博会更给予“中国项目”大力宣传支持,为画廊带来更多商机。

这些据举措,使“中国项目”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业界的重视,产生了良好的市场效应。

2012洛杉矶艺博会回眸

今年1月18-22日,第十七届洛杉矶艺博会在洛杉矶会展中心(LA Convention Center)举办。

美国艺博会多以码头、仓库为展场,但洛杉矶艺博会却选择了一座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展览场馆----洛杉矶会展中心。座落于名流和潮人常常光顾的时尚区LA LIVE的会展中心,距湖人队主场史台普中心仅数步之遥,当代美术馆、迪斯尼音乐厅和歌剧院近在咫尺,周边高级酒店、高尚公寓和时尚场所林立。选择寸土寸金的黄金地带,显示了洛杉矶艺博会主办方的勃勃雄心和以客为本的立场。

十七年前,洛杉矶艺博会从经营古典与现代艺术品的十二家参展画廊起步,近年已发展成为集古典、现代以及当代艺术的综合性艺博会。2012年,参展画廊有一百三十多家,是目前美国西部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艺博会。

创办之初,洛杉矶艺博会专注于古典与现代艺术的经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该板块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展区----历史与传承展,业绩骄人。经营当代写实架上绘画的纽约阿凯迪亚画廊(Arcadia Gallery),是洛杉矶艺博会的常客,已连续参展十几年,每年销售额均超过30万美元;来自上海的鸣嘉画廊展出手法较为传统的油画和现代雕塑,鲜明的中国风格颇受市场青睐,参展两年均创造出极佳的现场销售业绩,后续交易活跃;经营欧洲古典大师和加州写实主义艺术家的画廊,更是年年创出佳绩。乔治•斯特恩画廊(George Stern Fine Arts)、雷德芬画廊(Redfern Gallery)主营加州早期写实主义作品,2012年现场销售额均超过40万美元;斯特恩•毕沙罗画廊(Sterns Pissaro gallery)目前由印象派大师毕沙罗的孙女经营,专售毕沙罗家族艺术家作品,藏家认购活跃。洛杉矶迈克尔画廊(Galerie Michael)主营毕加索、米罗等现代大师作品,均有忠实买家。

四年前,也就是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袭来的那一年,洛杉矶艺博会逆流而上,从洛杉矶西边一个小型机场迁到洛杉矶会展中心举办,并把初具规模的当代展继续壮大。由于市场的急速增长,当代展专区目前也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大展区---现代与当代展,甚至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这些变化,都是市场需求多元化所决定的。不少画廊首次参展就有大量的现场交易:上海非青画廊、北京See+画廊、东磊画廊都有不俗业绩;不少本土画廊如Jon Palmer、Corzine Gallery、Paul Stolper、DTR Modern、Jamie Ried、Denis Bloch Fine Arts、Jonathan Novak Contemporary Art、Denenberg Fine Arts、Pippin Contemporary、Chandra Cerritos、Andrew Bae等均表示现场交易远远超出预期。

经营的多元化发展,似乎成为大型综合性艺博会的潮流,纽约军械库艺博会,也经历了类似的变化,四年前,一向只展出当代艺术的军械库,增开一个展厅展出现代艺术。

另一个市场现象,就是卫星展的举办,也为市场注入了活力。像巴塞尔迈阿密、纽约军械库一样,每个重要艺博会势必带动一些卫星展览。目前,除了已并入洛杉矶艺博会的版画博览会之外,“艺术洛杉矶”、“洛杉矶图片展”以及“买得起艺博会”等卫星展均在洛杉矶艺博会期间举办,使洛杉矶艺术市场更加热闹,人气更为旺盛。

“中国制造”与洛杉矶艺博会

2011年以来,洛杉矶艺博会向中国画廊敞开了大门,为“中国制造”大举进军洛杉矶乃至美国市场提供了一个绝佳舞台。

主办方增设了中国部,为中国参展商提供从参展申请、美国签证、作品运输、展览布置到会场服务的咨询和协助,为参展画廊扫清了语言和文化障碍,深得信赖和好评;2011年开设中国展区China Today(今日中国),让“中国制造”集中展出,既凸显了中国风格,也大大方便了热衷中国艺术的藏家,这在美国的艺博会中绝无仅有,在当地已经引起媒体的注意和业界的重视,产生了良好的市场效应;2013年,主办方将给予“中国项目”更多的宣传支持,使中国项目在当地媒体和公众场合得以大量曝光,为参展画廊创造更多商机。

“中国制造”与洛杉矶艺博会的互动日益深入。除了画廊之外,还有艺术机构应要参展;《艺术财经》杂志、《画廊》杂志和99艺术网作为合作单位也现身展场;更多的国内专业人士专程参观洛杉矶艺博会;为了让洛杉矶藏家更深入了解中国当代艺术,主办方邀请了民生美术馆副馆长李峰先生作“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专题讲座。这些迹象反映了洛杉矶艺博会对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市场的重视程度,相信“中国制造”将会成为洛杉矶艺博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什么中国作品受追捧?

2年来会场销售数据显示,“中国元素”是中国作品的市场试纸。凡是有鲜明“中国元素”的作品,都比较好卖;凡是能够反映中国社会现实与问题的作品,也颇受市场欢迎。

北京SEE+画廊张雅心老先生的文革样板戏图片广受藏家欢迎;黄晓亮的《润雨》和《嫁娶》也成交,藏家就是九十年代叱诧世界乐坛的戴夫•格罗尔(David Grohl),摇滚乐队Nirvana(涅盘)主唱。

北京东磊画廊带来陈家刚《样板房》系列,引起藏家和学术界关注。虚构的故事、现实的场展示了作为样板的“标准”以及成功人生的“标志”,表现了社会扭曲的价值观。

对话空间吕鹏的《无题》有成交记录。吕鹏作品中,人物表情空洞、肢体悬浮、动作夸张、时空错乱,似乎个个都不着边际地没有着落。

北京杰森画廊3件充满禅意的抽象画在艺博会开幕当晚就被买走,垮掉一代以来,美国文化人对“禅”甚为热衷。

北京红子兰展出郝丽作品。这些带有强烈中原乡土气息的作品深得市场认同,除了现场交易,也产生了后续买卖。

BZ画廊展出郑宇的饺子和签语饼作品。在西方,饺子和签语饼业已成为中国文化符号。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的郑宇,对东西方文化异同自有他的切身体会。巨大的工业化的饺子雕塑成为2012年洛杉矶艺博会的亮点之一,受到观众和媒体的追捧。

CM2展出刘庆元的木刻,他用中国革命时期的创作和宣传媒介去刻画中国社会百态;另一位艺术家李世公的电子喷绘作品,则交织着历史文化、社会现实与横流物欲。两位艺术家均有不错的成交记录。

广州汇豪社冯峰的人体风景版画以及刘声的“点彩”中国古代家具与伟人肖像作品均受关注;刘滨白日梦般的中国风俗画也颇受青睐,购买者为一青少年观众。

上海鸣嘉画廊作品偏向传统,其黄土高坡系列以黄土背景和大红的西北小孩入画,十分中国、十分喜庆,热卖。谢艾格的瑜伽雕塑也大受追捧,除了现场交易,会展结束后还达成了多宗买卖。

上海非青计划最受欢迎的是杨永梁的山水图片。艺术家很巧妙地把中国现实融入了历史,利用了古文化元素来反映身边的现实问题。乍看是一幅幅中国古代山水,细看却是漫山遍野的高楼大厦和塔吊。

从中国画廊的交易情况看,架上绘画、图片、版画、雕塑等还是市场主要收藏目标。除了BZ画廊、鸣嘉画廊外,其它中国画廊都没有带来雕塑或装置作品,因为平面作品更容易运输。

中产也收藏

大洛杉矶地区大大小小的美术馆有几十家、热衷于艺术收藏的商业机构和财团也不胜枚举,加上那些出手阔绰的好莱坞明星,便构成了洛杉矶艺博会的高端买家群体。但这并不值得炫耀,美术馆、商业机构、财团和大藏家本来就是各大艺博会的主要买家,到处都一样。在洛杉矶乃至美国,笔者更感兴趣的是中产阶层收藏群体。这个群体个体资金有限,购买力通常在几百到一万美金之间,但由于人口基数很大,所以市场规模不容小觑。它是群众基础的真实反映,是市场健康与否的试金石。由于教育和传统关系,美国的中产阶级非常热衷艺术品收藏,是这个市场不败的一道风景。

在洛杉矶艺博会上,一位德裔老太太被刘庆元的黑白木刻所打动。她的预算有限,但喜欢的作品实在不少,左右权衡之后,敲定并付款,约好展览完毕再把作品交给她。笔者帮老太太送作品,被延邀进屋,参观老太太的藏品。从其房子所处社区和大小看,老太太绝非腰缠万贯,但屋里却像个美术馆,挂满了艺术品。审视着刘庆元的木刻作品,老太太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想把这一张挂在卧室,我希望能常常看见它。”

一位青年女子看上了李世公一幅电子喷绘作品。似乎囊中羞涩,她来回几次,踌躇两天,最终与作品失之交臂。那张脸的表情,从激动、犹豫、急切到沮丧,至今仍历历在目。

在汇豪社展位,一位少年喜欢刘滨的作品,最后缠着老爸付账买下作品…

在美国,中产大约占60%人口,这个群体构成了收藏市场金字塔的坚实基座。钱是收藏市场的物质基础,但不是全部。缺少热爱收藏的庞大中产阶层,却充斥着大资本囤货、炒作和投机的市场,终究是空中楼阁,必然昙花一现。

2013年1月23-27日,第十八届洛杉矶艺博会(laartshow.com)将在洛杉矶会展中心举办。据悉组委会将推出更多举措,使新一期的 “中国制造”项目更上层楼。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