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专厂四年蜕变:从罐头厂到创意艺术工厂
0条评论 2012-10-18 09:18:33 来源:新快报  

让更多人触摸艺术脉搏

让更多人触摸艺术脉搏

1956年,当时亚洲最大的罐头厂——广东罐头厂成立,是苏联援助新中国最大的轻工业项目之一,旧厂区内最早的厂房是清一色的苏式建筑。这就是今天红专厂的前身。为了响应政府“退二进三”的政策,鹰金钱罐头厂搬离广州市区,但园区的历史老建筑得以保存下来。鹰金钱罐头带着时代的种种记忆和印象走进历史,而红专厂则焕发起红砖结构厂房的活力,既保留了城市的记忆,又实现了现代艺术文化交流活动与市民生活的互动,创造一个艺术、人文、时尚、休闲的新都市空间。

“2008年底,我们接到了鹰金钱罐头厂新办公室的设计订单。”第一家进驻红专厂,并领衔策划改造的企业——广州集美组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总设计师张宁向新快报记者介绍说,那时候鹰金钱罐头厂已经整体搬迁至从化,而集美组当时接到的是其新厂区办公室的设计订单,一次偶然的机会,集美组来旧厂区参观,“后来公司上下都对厂区旧址的情况非常满意,决定在这里大干一场”。

集美组新进驻红专厂之后,开始大展拳脚。据介绍,初期投入了三百多万,“算是比较省的,因为占地面积比较大”。集美组选择了现在所处的位于红专厂西南隅7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其中5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和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并从原来100多员工,扩展到230多人的规模,张宁说,“这一算,来这儿已经有三年了”。

提供一个生活化艺术空间

红专厂内老旧破败的砖瓦房,改造后变成了时尚的Loft(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早就被淘汰了的机器刷一层漆就化身成雕塑,随处可见的榕树在红专厂里也变成“不是一般的绿”。种种都说明红专厂作为艺术的载体,提供了艺术能发光发亮的平台。 张宁认为,广东的艺术文化因为缺乏交流,人的心态容易“由枯燥走向浮躁”,所以水平一直不高。红专厂的出现,提供了一个生活化艺术的空间,可以让更多人很简单很直接的触摸到文化艺术的脉搏,增加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也增加艺术与市民之间的交流,“因为市民观众有审美的需要,而艺术也需要观众,需要认同”。所以说,红专厂与艺术文化之间,肯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而红专厂这种艺术再生,要用改造的老旧厂房的模式,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成本”。张宁介绍说,这种改造式Loft之所以在国外非常风靡,现在又在国内推广,主要还是因为艺术和商业之间很难做到平衡,导致艺术家不能回避压缩成本的必要环节。

“太商业化的地方,显然没有让设计师完全发挥自己的空间,而太偏僻太孤陋的地方,那么很难做到最基本的收入。”张宁说,在红专厂就是比较合适地方,两者把握得比较合理,既是不远离核心区的地方,交通配套设施还是比较完善,而生活化创意园又能吸引足够多的市民和游客前来。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