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女艺术家汪伊达讲述“异域”生活
0条评论 2012-10-26 19:29:55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张长收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2012年10月26日(99艺术网上海站 张长收)下午3点,“异域:汪伊达作品展”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著名国际策展人张平杰策划,《异域》作品展是旅美艺术家汪伊达对于宋元山水在图像学的解读方式上的一种视觉探讨。她通过粗犷的笔触与缜密的素描形式把传统的源头转换成可触摸、可感应、可掇取的当代话语,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觉体验。此个展集中展示了汪伊达最新阶段的创作状态以及20余幅近作。在《异域》的整体构想中涉及到装置和综合素描等多种表现形式。对汪伊达来说山水是一个可以从视觉语言而展开的对传统文化重新认知寻绎的主题。 她赋予了这些作品一种在记忆、体验和视觉上的穿越感,并在传统文脉精神中找到一种属于自我的诉求方式。

汪伊达的近作尽管在整体的视觉形式上延续了以往灵活多变、注重观念表达的当代风格。然而,在局部的经营和细节的刻画上,由于巧妙地汲取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基本图像元素和精神意蕴,观之竟令人产生某种时空上的穿越之感。远观,或似充满表现性张力的抽象绘画,或为巧思别具的装置作品;近看,则有林泉山石,历历在目,云烟暮霭,晦暗幽明……引领人仿佛进入了一个个静谧深远的古代山水世界。而就在这远观、近看所形成的反差与对比中,汪伊达近年来艺术思考的心得与体会亦得到了生动而细腻的体现。

艺术家汪伊达

艺术家汪伊达

《山沃山》是唯一画在连缀的册页上的作品,也是这次展出的作品中观念性最强的。首先,汪伊达将层峦叠嶂的传统山水进行了解构,并将解构的山峰精心构思、描绘于册页的折叠之处,展示时将册页打开呈曲折形状,放置于桌面,通过平视或俯瞰的角度产生出新的连绵起伏的山水景象。这是将山水画从平面形式转换为空间形式的创造性实验,汪伊达利用传统的媒介和形式不着痕迹地转换了传统,拓展了山水画原本的空间概念和欣赏习惯。

艺术家汪伊达对99艺术网编辑谈到:她重拾对于传统山水画的热情,并非是想成为一个常规意义上的中国山水画家。因为她对于山水的研读,不是集中于笔墨技巧的训练,而是更侧重于对山水图式的剖析和山水意境的探求。她是要用自己的、当下的艺术方式和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山水情怀和文化梦想,接续过去和今天之间那些断裂的艺术文脉。

汪伊达出生于上海。80年代赴美国留学,1994年毕业于美国夏威夷大学艺术系,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夏威夷大学艺术系,副教授。汪伊达的作品应邀在各类美术馆和艺术中心展出。其中包括上海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苏河艺术画廊、日本东京大都会美术馆、美国犹太州埃塞尔沃蒂斯金博视觉艺术中心、美国伊利诺州莱克佛尤美术馆、檀香山美术馆、夏威夷州立艺术馆。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11日。

【相关资讯】

首届“探索与对话”博士绘画作品学术邀请展亮相朱屺瞻艺术馆

编辑:张长收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